“就是有道理我才头疼呢。”朱棣喝了一口燕窝粥,“老二媳妇儿真是走一步看百步,这么早就开始操心我这身后事了。”
“怎么?你计较这个?你还不是觉得,自己这几个儿子,不应该因为一个皇位而闹翻了,不希望兄弟阋墙,骨肉相残。”
徐王妃和朱棣当了这么多年的夫妻了,如何看不出来朱棣的想法呢?
“不会啊,老大仁厚,他上位也不会难为老二夫妻俩的。”
朱棣据理力争。
他是为了自己后人,不会再手足相残而争的。
因为他是杀了朱允炆才上来的,所以对这种东西,格外的忌讳。
“那老大的孩子呢?他会不会看不惯自己有这么一对权势滔天的叔叔婶子?”
徐王妃接着问道。
朱棣一下子就联想到了朱高炽的嫡长子朱瞻基,现在才几个月大,还在襁褓之中。
可是自己那个梦,是自己爹说的,这个孙子会是一代明君,传世之孙,永世其昌。
道衍也说了,这个孙子,可旺大明三代。
到时候,恐怕真会出事啊。
朱棣想了一通,无助地发现,柳夏的话是对的。
“陛下,日子还长着呢,谁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依夏夏那个性子,不会让局面变得这么难以收拾。”徐王妃温声软语地劝说道。
朱棣坐回了龙椅上,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明明知道可能会发生,但是自己什么都做不了。这种深深的无力感,萦绕着朱棣。
徐王妃站在朱棣身后,替朱棣按摩着太阳穴,“夏夏懂事着呢,你还不如想想,这次夏夏他们俩立了大功,该怎么封赏?”
“唉,夏夏怎么不是咱俩的亲生女儿啊?若是亲生的,我一定给她指一个好驸马,咱们家老二哪里配的上夏夏。”朱棣发愁。
看儿媳妇儿,越看越满意。
再看老二朱高煦,越看头越疼。
要不是夏夏一直在旁边把控局势,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
说不定他们一家子,真的会被逼到起兵谋反,还有自己那苦命的十二弟,恐怕也得死在朱允炆的屠刀下。
“说的对,你别忘了,老二是咱俩亲手教养出来的。”徐王妃手停下了,冷声道。
夏夏是好,自己儿子也没有说的这么不堪啊。
不然夏夏怎么能看得上他们家儿子呢?
“对对对,皇后所言极是。”朱棣赶紧讨好自己媳妇儿,“老二封王,夏夏就是王妃,再多赏赐一些珠宝首饰?这也太轻了吧。”
“你怎么忘了曲阜的孔家了?”
徐王妃轻描淡写地提了一句。孔家的人,就不是丢了爵位了,那是要丢了性命了。
“孔家作恶多端,早就该收拾了他们。”
朱棣紧接着说道。
“依我之见,不如封赏夏夏肚子里面的孩子,若是生了女孩,就封公主,生了男孩就封王爷。”徐王妃不动声色道。
“嗯,老二的嫡长子和嫡长女,也是应该的。”朱棣满意了,这些封赏,应该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