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灯火阑珊。
在一条宽阔的街巷上,两边站满了男女老幼各色居民,每个人都拎着灯笼,翘首以盼,等待着即将登场的驱邪祭祀游行队伍。随着喧闹的人声,走在最前面的方相氏呈现在众人面前,见方相氏头戴着高大冠冕,脸上戴着有四个眼睛的黄金面具,披着熊皮,走在星色暗沉的繁华都城里,宛如鬼魅。
方相氏身后跟着十二个红发白衣、挥着鞭子的随从,再后面是上百个装扮成各种妖魔鬼怪的小孩。这些小孩三三两两一排,身穿奇奇怪怪的衣衫,头戴象征着相柳、九尾狐、饕餮、乘黄、青鸾、凤凰、爰居鸟、一目人等形象的面具,有条不紊地迈着步子,徐徐向前,偶然有比较淘气的扮演妖物鬼怪的孩子转过头来,将站在路边的居民百姓吓了一跳。
方相氏带领这支百妖百鬼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出了汴京城门,寓意将鬼和妖驱逐出去,国家百岁无忧。
在围观的人中,有三个比较突出,他们是一个忧郁却隽逸的少年、明眸善睐的少女以及个身高刚过三尺十余岁的孩童。
少女提着灯笼,站在那里,视线被挡,向自己的同伴道:“喂。看不见呀!”
“下次记得多吃点饭,长高点,像我这样,就能看见了。”少年狡狯地回应着。
“我可不是听你的教训来的,蹲下来······”少女向少年发出命令,虽然是入门最晚的师妹,可是得师父宠爱,言语上自然有分量。
“你想骑在我的脖子上吗?”少年满脸茫然。
“你想的美!”少女说道,“我要踩在你的腿上。”
“算我一个。”孩童有点墙倒众人推、不推白不推、谁爱推都得我先推的意思。
然后,少年在一番无效的眼神抵抗后终于服输,在路边的人群里扎个马步,让少女和孩童踩在他的大腿上,视野立马出现质的变化。当然,少年的视野也出现质的变化,却是变坏。
他们待在那里,非常耀眼,不过和那些孩童假扮成的小妖和满眼的灯火相比,还是小巫见大巫。
随着祛妖队伍的前行,他们也不能还留在原地,少女和孩童跳了下来,和少年一起跟着汹涌澎湃的人群,向城外涌去。
少年二十岁,形容俊秀,器宇不凡,叫做重明,十三年前,他遇到血妖,差点丢掉小命,幸好师父碰巧经过,把他救下,带回到莽苍山上。他从一个蓬头垢面的流浪孩童长成颇有风度气概的少年,还学到很好的捉妖祛怪的本事,蒙恩匪浅。
少女叫秋练,进门稍晚,大概是五年前到的这里,是重明的师妹,花妖。
最怪的就属孩童落落。他进门最早,重明来之前,他已经在师门下待了两年。而且,他的年龄也比重明大,可看上去还是个十岁左右的孩子。随着一天天的相处,落落还是不长个子,私下里就成了小师弟。
重明、秋练和落落跟在人群之后观看祛妖的游行队伍,到的城外,行过几里,游行队伍开始折返,提着灯笼的居民人等相互重叠,出现了混乱,惊慌失措的人群四散奔逃,踩坏路边的野花,挤倒了柔弱无力的老人和孩子,重明、秋练目睹此场景,想要控制,奈何人群像是受到惊吓的羊群,已然无序。
重明他们只好把倒地的老人扶起,把落单的孩子拉着交到他们父母的手里,捡起地上的灯笼还给丢失者。
落落也没闲着,他拉着个五六岁的小姑娘走过来:“重明哥,秋练姐姐,这个小姑娘找不到自己的爹娘,怎么办?”
“和家人失散。”重明打量小姑娘,发现她面目干净,眼睛明亮,穿着鲜艳,浑身散发着富贵之气,定然是汴京城人家的孩子,“你跟我们走,带你去找爹娘,好不好?”
小姑娘眼睛眨了眨,点头:“我相信你们,愿意跟着你们一起。”
被小姑娘如此信任,重明、秋练和落落都彼此相望,会心而笑,秋练则走过来,拉住小姑娘的手:“我们往回走吧。”
“你家在京都哪里?”重明走在旁边,轻声问道。
“凤凰街,紫竹巷。”小姑娘大大方方,似乎早已经和重明他们相识。
“你叫什么名字?”落落发问。
“我叫睬睬。”小姑娘愉快地回应道。
重明、秋练许诺:“我们会帮睬睬找到她的父母。”
澄清的夜空上点缀着繁星,清辉慢洒,映出汴京都城的恢弘影子,也让路边的树木变得影影绰绰。
游行的结束,居民百姓的慌乱,让原本热闹的场景归于冷寂,除却重明、秋练、落落和睬睬之外,只有不多的居民,还提着灯笼,镇定从容往回走,看见了路边没被践踏的小花,蹲下身,摘下一朵,给妻子或女儿戴在头上。
睬睬也看到朵紫色的小花,摘取后,拿在手里。
重明看着眼前温馨的一幕幕,缓缓吁出口气,然而他在转过头来的瞬间,余光看到了惊人的景象。以为是错觉,重新去瞧,更加证实了刚才所见:视野之内,几十个居民,包括数个孩童,在他们的肩膀上都出现小女孩虚幻的身影。
“秋练,你瞧。”重明扯扯秋练的衣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