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以行动表示支持侄女的说法。
当然小姑父这身也是不适合干活穿的,要说干活还是短打装扮舒适些,那就选些精布做吧。
李英暗暗记在心里,回去就和大姑说这件事。
回去的路上,英子坐在马车上,看到一个牵着马的胥吏带着一群二三十个衣衫褴褛的人,往福泉村十字路口东面的黑瞎子沟走去。
那群人曲着眼睛,头发枯黄打缕,身上穿着破布片拼接成的衣服,堪堪只能蔽体。
有的还穿着掏干净了棉花的半长棉袄样式,袖子都已经没了,打着赤脚,拄着不知哪里捡来的干树杈亦步亦趋的跟在胥吏后面。
青壮较多,少见的几个孩子和一二老人,妇女。
“咱们才到一天,看来大批的流民潮要过来了!”项虎叔说道。
英子点点头,轻轻地叹了口气。
能走到这里的都是命硬的,只要落户下来,每家每户会有五两安置银子。
五两银子,看似多,但眼前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要是短时间内聚集了大批灾民,粮价会涨得更高!
何况,房无一间地无一垄,粮食,种子,吃住,都急需解决。
就是开荒也得有工具啊,不能徒手抠出一亩三分地吧,那到得数九寒天都抠不出来。
在建州东北这个节气种粮食已经来不及了,只适合种植一些短期成熟的蔬菜。
冬季又寒冷,蔬菜不易保存不说,大地一片白雪皑皑,寸草不生!
高丽那边,如果不能再买到大量粮食,那这么多的灾民,眼见熬不过这个冬天的话会做什么?
想到来时路上遇到的那群胡子土匪,也许有的人天生就穷凶极恶,可也有太多人是逼不得已,逼上末路。
穷山恶水出刁民!
如果发生民乱,匪患,自家该怎么求存?
李志查看了一圈石砬子,决定对稍矮的这一边动手开凿,没有火药,只能用最原始的铁钎,短钎开凿和火烧水浇的办法。
这是个辛苦活,房子打地基只能用石头,现在采石是急需要做的,明天就得开始了。
选好址,下了坡带着几个头开始搭棚子。
看到李志过来,阿三有气无力的靠在柳树上,瞪了他一眼!
“我要小解!”
“郭大哥,你带他去小解,给他解开吧,他不会跑的。”
郭大元赶紧说道:“四当家的,那可不行,三小姐说了,就得绑着看好了!”
“没事,解开吧,他要是想跑早跑了,你没看到嘛,那两只手都自己解开了。”
郭大元赶紧疾步走过去准备查看,还没等他走到阿三面前,阿三自己就站直了。
拿掉手臂上还套着的蝉衣,哦,不能叫蝉衣了,得叫纱绸布条。
呲牙咧嘴的用手摸了下额头上鼓得晶亮的大包,又剜了李志一眼,才往刚搭完的茅厕走去。
“呦,还真自己解开了?那这真不绑着了?”
“随他去吧,他不会走的。”李志都懒得瞧阿三,埋下一根木桩,用力的用脚踩实。
简单的棚子很好搭,李老爷子也都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