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02章 第102章
第(4/4)页

“你别忘了想我。”

窈娘送他的时候,轻雪飘满了十里长亭路。

只是地气太妖娆,撑不住这冰清玉骨。

恍惚回首时只剩下满地泥泞,谁还分得清,这纷纷扬扬世间满注的,究竟是雪,还是一场晦暗阴雨。

她自发间抽出一柄银钗。

她说这纹样叫做“蝶恋花”,花蝶一期一会,却总能相遇。

我狠心折了它,牡丹归我,蝴蝶予你。他日咱们相见,便若春暖花开,花蝶重逢。

……

那一年的新春来的很快。

很多事的发生都快得根本来不及反应。

从前世人觉得,唐明皇弃都城长安而走,已经是天大的笑话。

却看汴梁官家,原来九五之尊,也能被人掳走,折磨致死。

那一年,是靖康元年。

……

绍兴二十五年,宰相秦桧病逝,追赠申王,谥忠献。

殿中侍御史郑煜因为谥号里的一个“忠”字,在大殿上摔了笏板,拂袖离去,被官家气急之下贬出京城。

临行前,太子元永前来探望。

侍御史郑大人因为言辞激烈开罪宰甫秦氏被调职之前,正任太子太傅。

“老师还请在家乡稍待,待孤……”元永道,“便将老师请回京城。”

郑煜只是摇摇头。

“殿下定要日日勤勉,不负万民所托。至于老臣……”

他捂嘴咳了两声。

进来他愈发觉得身子大不如前,此次一番山高路远的折腾,更不知还能苟活到几时。

元永忙着给老师递茶,不经意碰到了书案上放着,还没来得及收入行李的一个老旧的锦盒。那盒子从书案上折下去,发出了一声脆响。

太子吓得够呛,他知道老师有多宝贝这匣子。

“元永失手……这可是……老师那位心上人……”

元永知道的,老师和师娘失散在靖康之乱中。

老师回乡探亲,留了师娘在汴梁。

往后辗转三年,老师才终于寻回了汴梁,可此地……却什么都没有了。

莫说老师当年只是一寻常书生,就算当今官家,子女也在靖康乱中悉数失散……到现在,官家膝下无一亲生骨肉。不然也轮不到他一个养子来做储君。

郑煜将将止住了咳,颤手去取匣子。

他轻轻打开,元永近前一看,竟是……半支银钗。

元永一愣。

他看着老师精心护着的这半只银钗……

“……殿下?”郑煜已经将匣子收好,太子却仍若有所思。

“老师……”太子踌躇片刻,终于开口。

郑煜似乎也感受到了些什么。

“殿下……有何不妥?”

“有一事,元永不知当讲不当讲,”他终于还是开口,“但是……”

“……”郑煜的身子微有些颤抖。

“……你说。”

“孤当年改宗之时,正逢爹爹迎了几位夫人进宫……”他说,“有一位娘娘我记得深刻。她在一众新嫔妃中年纪并不算轻,却很得爹爹的照顾。她的琵琶很好,宫中过除夕,大娘娘还专请她为官家奏……”

“封号我实在记不大清楚了,只是有一段时间,被称作‘李才人’的。”

“她发髻上常常有一半断钗。因她容貌出众,又深得爹爹的喜欢,是以有一阵宫中还流行这种簪戴的方法,好好的钗子被那些夫人毁了才戴……”

“我那时候太小,如今看来,只是觉得相像,具体是不是和老师这一支一样的……实在说不准。”

“大约十年前,这位娘娘生病殁了,爹爹还伤怀了好一阵子。”

……

绍兴二十五年春,前殿中侍御史郑煜卒于贬谪途中。人说郑郎半生飘零,当真像极了那年柳郎。看来天妒英才,此言不虚。

时距靖康之乱、汴梁城破,恰好三十年。

第(4/4)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都在看:替嫁新娘:我老公是顶级大佬你的机缘很好,我笑纳了真千金出狱后四个哥哥跪着求原谅恭喜王爷,王妃一胎三宝后改嫁了大佬十代单传,我为他一胎生四宝军官老公身体好,八零辣妻上瘾撩!修仙从神秘小鼎开始筑凤台被判无妻徒刑,傅总拿着孕检单哭疯回到过去,泡妞上学赚钱三不误重生80年代做产业愚孝半生,替嫁后我断亲全家本世子拥兵80万,自重又如何?八零闪婚不见面,高冷军少狂追妻贺总别虐了,夫人喝了忘川水师妹苟住!等你上位我就爽了洪荒地脉:夭寿!女娲竟要灭人族我在女子监狱修仙,出狱已无敌斗战圣法:看我开辟血战无敌之路把我推给女将军后,女帝悔疯了田野的变迁我的江湖往事方岩秦红菱他们不选女主,都缠着炮灰做什么方岩秦红菱那年我离开家乡方岩秦红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