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也没办法,只能建议说:“多看着点吧,注意点卫生,别吃坏肚子。过几年可能就不吃了。”
这话把王秀英气够呛:“花这么多钱看病,合着我儿子吃土不是病啊!”
医生说:“没病不是很好么。这个也不是我空口说出来的。你也看过不少家医院,没查出来缺啥啊!科学就是这样!”
没法,只能这样了。回家后,王秀英和丁高峰发动了全家:夫妻俩,还有丁二山的姐姐十岁的丁燕子,八岁的哥哥丁大山,甚至包括走路都不太稳当的妹妹丁柳叶。
全家只要看到丁二山吃土必定全力阻止。在发现丁二山只吃爱吃黄色粘土后,丁高峰狠了狠心,买了几袋水泥,把家里的内墙皮,全都抹上了水泥。至于外面,其实有黄色粘土的地方也不是很多。他们家附近的黄色粘土,都在地下比较深的地方。
但是那些年里,丁二山还是经常找机会去寻找黄土吃。只是在大家的监视下,吃的少多了。
丁二山有这个奇怪的习惯,村里人,尤其是孩子们,都把他当作另类。这也是在所难免的事。经常有人说他是吃土的孩子,省粮的小子。自己家人说,一点问题都没有。别人说那可不行。为此,丁高峰和王秀英没少和村里人生气。丁家另外三个孩子也没少和小伙伴们干架。奇怪的是,丁二山却没有因为他吃土的事儿和别的孩子打过架,只是他的性格变得很孤辟,不怎么和村里的孩子玩儿。
好在,丁二山别的方面都正常,学习也不错,顺利地上了高中,还上了大学。性格上也外向起来。而且王秀英发现,从十五岁时开始,丁二山再没有吃过黄土了。这个也得到了全家的证实。丁二山自己也说:“不想吃土了。”
此事让全家高兴了好一阵子,一块心病可算去掉了。
去掉了吃土的这块心病,可是如今还有一件事儿,也快成了丁高峰和王秀英老两口的心病了:丁二山二十八岁了,周岁。
之所以强调一下是周岁,是因为按民俗的习惯,一般都是论虚岁的。那样丁二山可就二十九岁了。
无论是二十八岁,还是二十九岁,按理说都是大好年华啊。可是呢,丁二山还没有结婚,不但没结婚,对象都没有。这个就不能不让老两口着急了。
丁二山大学毕业后,工作了五年,年初,因为某种原因辞了职,就回到农村老家,想休息一段时间。他那几年的工作是很累人的。经济上倒是也有不少的收获。他也是想在调整的同时,好好考虑一下未来的规划。
丁高峰和王秀英两口子倒不担心儿子的饭碗问题,要是过去老大丁燕子的时候,出现这个情况时,他们可能都会紧张一下。多年来,事情经历多了,他们也明白了,在这个年代,工作的变化,都是很正常的。丁二山那几年确实是太忙了,连他们都觉得累。休息一下也好。另外他们也有一点儿小小的私心:两儿两女,孩子不少,可是都在读了大学后,在城市里工作了。他们老两口身边一个孩子都没有。几个孩子都说将来让他们搬到城里去,可是,城市中生活成本太高了,另外,住惯了农村宽敞的院子后,他们不喜欢火柴盒一样的楼房,总觉得上面有人,下面还有人,这样的房子里住着非常怪异。
如今丁二山愿意歇一歇,在家呆一段时间,老两口还是很高兴的。
不在身边时,还不觉得二儿子不小了。当每天都在眼前晃时,终身大事又让他们睡不好觉了,吃饭也不香了。除了老爸老妈着急外,还有一个人也急。那就是妹妹丁柳叶。丁柳叶今年也二十五周岁了,她的男朋友是大学时的校友,两人毕业三年了,早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双方一年前也都见了家长,婚事基本上都定了下来。不过,每次丁柳叶提起婚事的时候,丁高峰总会说:“你们还年轻,再等等也不晚。你二哥还没结婚呢。”
这话说的次数多了,丁柳叶就听出重点了:问题不在于她有多年轻,而是二哥还没结婚。丁柳叶为此事没少和父母理论。不得已,还得常常给二哥当红娘。
过年时,一大家人聚在一起吃饭。
丁柳叶先提起了这件事儿。
“二哥,正好你最近不忙,我在水城有个同学挺好的,要不你见一见。”
“我不一定回水城了。叶子,别为我操心。爸,叶子是女孩子,以前的社会里,也是兄弟之间才讲究结婚先后顺序吧。我大哥结婚了,大姐也结婚了。你别拦着叶子了,她和程凉都谈婚论嫁了。我现在年纪也不大。缘份到了,自然媳妇就有了。”
丁二山对耽误了妹妹的婚事有点歉意。
“你小子,我要是不这么说,你更不着急了。你还不大啊。你瞅瞅李三壮,和你是小学同学吧,他儿子都快要搞对象了。”
丁二山马上脑海中浮现出来一张油滑的面孔,和他的名字一点儿对不上号。那是他的同龄人,小时候就是这个家伙总把 “吃土”、“省粮”这些词挂到嘴边。每次调皮捣蛋的肯定有他,小学没读完,就跑去跟一个木匠学手艺去了。这家伙十八就结了婚,十九就有儿子了。现在一想到李三壮那猥琐的样子,丁二山就想笑:
“哈哈!爸,这咋能比啊,他聚媳妇时,我高中还没毕业呢。而且我原来也是有对象的。这分手其实和离婚都差不多。”
一听丁二山这么说,王秀英在旁边就急了:
“你小子别胡说八道!你是不是还想着袁衣那姑娘呢。别想了,她出国都三年了,估计都结婚了。黄了也好,那姑娘看着文文静静的,心眼太多。早就打算出国了,却眼看要走了才和你说,把你都给耽误了。”
坐边上的大姐丁燕子眼瞅着丁二山变了脸色。忙打起了岔:
“妈你别说那个没影的了。我这里倒有一个合适的。二子,我有一个同学----------”
另一边的丁大山一听差点把嘴里的饭喷出来:
“姐啊,你的同学比二子大得有点儿多!我介绍一个我的同学也比你的同学强啊!”
“滚一边去!你的同学都是你挑剩下的了!我还没说完呢。我一个高中同学有一个妹妹,就比二子大一岁,也在水城,有机会你们可以见一见。”
这岔一打,餐桌上顿时气氛又活跃了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