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520章 理学之论(第二更)
第(1/2)页

仁和礼的概念,是从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为什么要仁?

也许在很久很久之前,某一位学者发现大家都在打仗,搞得所有人都种不了地,没粮食吃,饿死了很多人。

于是这个学者就提出来一个概念:别打了,相互友善,一起种地,大家都有饭吃,君王就可以垂拱而治了,天下就太平了。

所以仁的出现的前提是相互打仗,相互厮杀。

而对于一个个体来说,对待别人仁爱,可以收获别人的友善,这依然是个人的一种自保行为。

可是是不是我很仁爱,对方就一定友善呢?

显然不是。

既然有多样性和特殊性,谈什么普遍性呢?

普遍性是什么?

人是自利的,人是怕死的,这是所有生物都具备的,这是生物在地球上长期生存,为了活下来而进化出来的。

言简意赅:基因就是自利的。

如果基因不具备自利性,早就在残酷的竞争中被淘汰了。

儒家的仁、义、礼、智、信,这些都是要靠后天培养、教育。

话说回来了,朱熹干了什么,为什么被后世许多人骂?

他说:行谓行仁自孝弟始,孝弟是仁之一事。谓之行仁之本则可,谓是仁之本则不可。盖仁是性也,孝弟是用也,性中只有个仁、义、礼、智四者而已,曷尝有孝弟来。

通俗来讲就是仁是先天道德,是出生就有的,且在人们心中永远不变的。

就跟老子说,道是原本就存在的,是不随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一样。

朱熹将儒家的学说,以道家的形势解释了出来。

道家本身是在说天地之间有客观规律。

这玩意儿就不是一般人能理解的,一般人去读道家,读着读着就变成了一门故作高深的玄学。

于是,朱熹也把从实践中得来的淳朴儒学,搞成了玄学。

不是客观规律,你非要说客观规律,这不就是极端唯心了么?

以至于明代的士大夫普通认为,仁德是先天性的,是与生俱来的,是客观规律,是不变的。

如果有人不仁,那就不配为人了。

礼、义、智、信也是如此。

可现实情况就是,不仁不义不讲礼不明智,且无信之人,不但没有变成猪狗,反而会相比其他人能轻松获得更多资源。

理学信念与实际情况相矛盾,儒生们又都是杠精脑袋,非要认为不仁不义就不是人。

于是最后,儒生们只能不断打嘴炮,变成了虚空打靶,越来越脱实向虚。

但儒生们有一部分人,又是机会主义者,高举理学大旗的同时,快速按照人的本性来谋取私利。

搞出了一大堆的伪君子。

所以才说朱熹的学说被发扬之后,儒学就成了教条,强行扭曲了人格。

而赵宁所说的道,核心只有一条: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

如果将这个理念,都注入到大宋子民的内心深处,就算朱熹天天拿着传单满街去发,有用么?

第(1/2)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金军围城重生宋钦宗TXT下载重生宋钦宗小说金军围城重生宋钦宗的小说金军围城重生宋钦宗txt金军围城重生宋钦宗豆瓣评分都市神医:开局九张婚书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DNF:我的仓库能无限复制全职剑修抢走妹妹心脏后,白月光悔不当初家父吕奉先替嫁成宠:疯批老公请挂号疯了!高冷军官干不过玄学真千金逼她替嫁?福运全被真千金带走啦我走后,渣男一夜白头神豪千金全球降临空岛:开局抽取神级天赋重生1991:开局迎娶绝美班长回村种田,我带老家火上热搜了陈曦陈淑惠快穿:拯救那个反派小可怜被冤死沉塘,嫡女重生嫁帝王八零养崽:清冷美人被科研大佬宠上天!华娱俗人传这个男人来自异世界道界天下被欺辱三年,我成魔修你哭啥?凡尘飞仙守寡五年,带着三胞胎去大院离婚四合院:重生52,傻柱逆天改命星辰大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