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栀问道:“你们平时吃新鲜蔬菜的频率是怎么样的?”
“一天吃一顿,可就这样,那也不敢敞开肚皮吃,就像今天这粉丝蒸大白菜一样,最多一个菜也只能放一半儿的份量。”小李说道。
大兵们全都叽叽呱呱地说了起来:
“别教授你是不知道,有一次吃焖豆角,就是那长豆角,掰成段以后焖熟了,我们吃的时候是数着吃的,一人分了六根……本来以前我不爱吃豆角的,总觉得腥,可现在想起来焖豆角的那鲜味儿啊……你现在给我十斤我都吃得完!”
“别教授你知道不,最亏就是吃茄子了!你瞅着那茄子大吧,咱们一个班六个人,掰两个大茄子……看着大,炒出来就缩了水,一人就够一筷子的!一口吞下去还没品出什么味儿来就没了……”
“还是韭菜好吃!割了一茬又一茬的,长得也快,有一次我们还用韭菜和新鲜鱼肉做馅,弄了烧饼吃,我的天……那是我吃过最最最好吃的韭菜馅饼了!可就是这长了几茬以后的韭菜,总感觉没有以前那么香了……”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聊了起来,气氛相当热烈。
最后,大家齐声问栀栀,“别教授,咱们多整几个实验仓吧!种出来的菜肴可以当我们的伙食福利,平时就多看一眼,也觉得特别幸福……”
看着这些只有十八|九岁的年轻人,栀栀很心疼。
她太了解二十出头的黎恕,饭量有多大了。
老实讲,现在都已经是八十年代后期了,可这些驻守在恶劣环境之下的大兵们,他们善良、善解人意,理解任务的艰辛,不顾一切坚守在这儿,按质按量完成枯燥的任务,却连新鲜蔬菜都舍不得多吃……
栀栀柔声说道:“但你们的本职工作还是种岛啊……不是种菜,种岛的事儿已经让你们的有了很大的负担,再加上种菜实验仓……”
众大兵都急了,纷纷说道:
“别教授我们可以的!我们顾得过来!”
“是啊这些活计是可以熟能生巧的,对我们来说不是负担,真不是!”
“我们还可以多种更多的菜……”
“要么再加一个实验仓……哦不,是种菜仓,要么就把现有的实验仓再加大一点……”
“别教授我们也想顿顿吃新鲜菜呀!”
栀栀想了想,对大兵们说道:“这样吧,晚上黎恕会来,咱们可以先问问他的意见,看看这基地要怎么改,怎么种菜。”
顿了一顿,她又解释道:“我在这儿建设的实验仓里,种籽、化肥、各种营养试剂都是公家掏钱,当然也允许有合理的溢用,但不能超过一个度……不然就是在占公家的便宜了。”
“但植物的生长需要的就是土壤、淡水、阳光和空气,这几样咱们都不缺,完全可以正大光明的自己要想办法种……”
大兵们全都高兴坏了,齐声欢呼了起来,
“噢噢噢!我们要自己种菜啦!”
“小黄瓜!小辣椒!小豌豆、小南瓜!”
“再点儿紫苏啊!用紧苏来煎鱼,喷香!”
“我想实验蔬菜自由!蔬菜管够!”
……
看着这些年轻人脸上单纯、张扬又活泼的表情,栀栀失笑。
——果然在所有种花人的皮囊之下,都拥有一副共同的种菜魂!
吃过午饭,其他的战士们回他们的大通铺歇午觉去了。
栀栀也回到她的“宿舍”去休息。
——她是女性,当然不好和十来个大小伙子挤大通铺。
所以她每次过来都是睡在小船上。
南鹏基地有两艘备用的小船。
其中一个充作给临时来访的人员睡的“客船”,小船本来就带着蓬,再把两头的布帘子放下来,就是很私密的空间了。
但不好的地方就是这小船是飘在海面上的,风平浪静的时候还好,会有些微的摇晃感,要是浪大……睡觉的时候必须要用绳子把人捆住。
栀栀先是踩着木梯走上大兵们的宿舍楼,再从另外一侧木梯处小心翼翼地下去,跳上了小船。
今天一大早,黎恕就已经收拾过这小船儿了,里里外外给打扫得干干净净,铺盖也垫上了,栀栀的私人物品也全都置放得整整齐齐。
栀栀又盯着被叠成了豆腐块的整齐铺盖看了一会儿。
她忍不住笑了。
嫁给军人最大的好处,大约就是特别特别会做家务了吧?而且黎恕在干家务活的时候,还有很明显的强迫症。
被子全被叠成豆腐块,这根本不管啥。
家里的碗筷盘子汤钵什么的,必须按规格来,小碗、大碗统一;小盘、大盘统一;小汤钵、大汤钵也统一……
甚至连餐具上的花色儿也必须统一!
筷子也必统一,半年一换。喝水的杯子也必须统一,只是颜色不同……
家里有孩子?容易摔碗摔盘子摔杯子?
那没问题呀,餐具直接买上三四套,平时收起来,打破一个补一个……
就连厨房里栀栀用来装干净碗的篮子,里头放的碗也必须按黎恕的习惯,小碗摞一块儿、大碗摞一块儿……甚至连摆放顺序也必须是从左到右、从大到小、从高到矮!
只要有一个碗放错了方向、或者摆歪了一点儿,那他就一整天都浑身不舒服,非要纠正过来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