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贷,这是宫里发出来的旨意,你看看吧。”
内阁首辅值房,又到了接近散衙的时间,四位内阁阁臣聚在一起处理一些棘手或者有必要知会同僚一声的公务。
在聊完今日处理的公务后,张居正就拿出下午收到宫里的旨意。
其实就是对内阁上奏奏疏的批复,九卿会议进行的很顺利,大家都支持对于这类毁田毁地对抗清丈的事例要严惩,所以都支持对这些荒地朝廷可以强行征收。
虽然似乎有些不合常理,但谁叫你自己毁田毁地,那更不符合圣人之道。
魏广德接过宫里的回复看了眼,眼睛微眯。
这次事例里两位勋贵可算是踢到铁板了,魏广德只是让他们奢点财,宫里也没有因此就要抄家,收回丹书铁卷的意思。
只是,在内阁奏请罚俸三年的基础上,宫里直接拿掉了二人在京营里的职务。
这个处罚,一开始就有人提出,不过魏广德一直极力避免出现这样的处罚。
没想到,宫里最后还是提出来了。
“两位太后听到消息都很忿怒,她们毕竟早年就在民间,知道田地对于百姓的意义。”
张居正小声把知道的情况告知魏广德,免得他以为是他在从中作梗。
现在朝政推进已经困难重重,张居正并不想节外生枝,在内阁和魏广德打擂台。
偶尔伸手使个绊子没什么,可有些事儿上还是最好不要。
今日这个事儿,张居正还真没背后出手,主要还是李太后看到两个勋贵毁掉上百亩田地而愤怒的。
别看现在李家已经发达了,可早年间李家过的什么日子。
她当初就是因为家贫,才不得不小小年纪就进了裕王府做侍女,换取活下去的机会。
如果当时她家里有这些田地,不,那怕只是十亩田地,她都不必如此。
当然,她不会因为这个就后悔进入王府,不管如何现在她的儿子已经是这个帝国的主宰,是皇帝,至高无上的存在。
家里,也因为她的关系,父亲已经封了爵位,李家的日子再也不会穷困潦倒,但这不代表她不会因此愤怒。
此事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因此直接拿下两位勋贵自然不妥,但是罢官还是可以的。
至于另一位陈太后,她的日子可就安逸很多了,父亲毕竟是锦衣卫的指挥。
所以,在这件事儿上,陈太后并没有多说什么。
那两位勋贵,可和她八竿子都打不着,没必要为了不相干的人伤了她们姐妹的感情。
于是,这份批复就出炉了。
就算襄城伯李应臣和恭顺侯吴继爵给冯保送礼,在这个时候他也是绝对不会为他们出头的。
听了张居正的解释,魏广德勉强笑笑说道:“既然是宫里的意思,那就让人拟旨吧。”
勋贵罢官,其实只要还是面子不好看,还损失更多的银钱而已。
拖上几年,只要老老实实的,给个由头,大都督府就可以再请示给他们安排其他差事儿。
并不是说罢官了就不能被起复,以后还有机会继续出来的。
听到魏广德这么说,张居正笑笑,对着张四维和申时行说道:“此事近两日已经在京城闹得满城风雨,宫里的旨意,我看还是尽快发出去,以安民心。”
“正该如此,让那些还有侥幸心理的人都知道这么做的后果。”
张四维马上支持道。
“如此也好,以后地方上再有士绅敢如此,家中若有官员的,也一并拿下,那清丈之事推进起来就轻松了。
官员们应该都会给家里去信,让他们权利配合官府清丈。”
申时行一直在做实事,自然知道这对于下面执行清丈工作有多大的助力。
能称为士绅,家中最近几代肯定是出了官老爷的。
就算官老爷已经不在,但门生故旧总还有吧。
地方上的事儿,其实主要就是牵扯到官员之间的关系网,很是难以处理。
如果能够借着打击勋贵的事例,让官员们也不再暗中动手脚,清丈就会很顺利的进行下去。
毕竟,一些田地和权利比起来,真不算什么。
一番话下来,算是过了内阁这个关口,旨意可以用圣旨发布,只要六科无异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