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理兄不用客气,只是今日回府后才听闻此事,不然早就过来了。”
魏广德急忙笑道,快步上前,魏广德坐在床边放好的太师椅上,对陪侍在旁的谭家人说道:“洛书,可曾找了太医看过,太医怎么说。”
谭洛书,谭纶二子,现任国子监监正,娶光禄寺署丞刘森之女为妻,一直就留在京城照顾谭纶。
“已经请张太医看过了,说了偶感风寒牵动旧伤,只能养着。”
谭洛书回答道。
魏广德点点头,笑道:“那以后我们有事儿就直接来这里商议,洛书,到时候你可要准备好吃喝招待我们。”
魏广德说了个笑话,调节下沉闷的气氛。
老爹身体不好,做儿子心情能好起来才怪。
“魏大人说笑了,请都请不来的贵客,自然要好生招待。”
谭洛书急忙说道。
魏广德笑笑,随即问起谭纶的情况。
谭纶的旧伤主要是早年间平倭时因此吃饭不定时,用后世话来说就是有胃病。
这个病其实不好根治,一般都是只能养着。
还有就是他虽然是文官,但长期在外领兵,所以身上也有这段时间留下的伤痕。
如在福建时就曾坠马伤了腿,风寒其实很轻微,主要就是引发旧伤,现在谭纶右腿就疼得厉害,没法下床。
“张太医开了药,除了祛风寒的汤药,其他就是镇疼为主的药剂和熏香,其实不用他来说,我都可以给自己开这些方子了。”
谭纶笑道,脸上很是洒脱。
久病成医,现在谭纶对自己身上各处出现的毛病,其实都已经有了对应的方子。
只不过儿子不放心,还是请来太医过府看看。
听到熏香,魏广德不由得耸耸鼻子笑道:“我就说怎么进来就觉得异香扑鼻,不知道还以为走进了那位小姐的闺房。”
“呵呵,这阿片香剂有镇疼的功效,李太医说疼得厉害就点燃闻闻,汤剂里其实也有这东西。”
谭纶笑道,“若是善贷觉得好,不妨带回去一些,在家里使用也是无妨的。”
“这么好?”
魏广德笑道。
“这阿片主要还是镇疼,还有止咳平喘、镇定催眠等功效”
谭洛书看父亲和魏广德说的起劲,就从旁边托盘拿出黑色片状物递到魏广德面前。
谭纶看到就指着那东西说道:“这就是那果子里的汁液,看上去黑乎乎的,可我早年曾在南方看到过长开的花朵,很是漂亮。”
魏广德接过来闻了闻,并没有闻到有什么味道。
“闻不出来,只能放进香炉里熏,才会发出这种异香。”
谭纶解释道,“哦,此物据说是唐朝乾封二年,大秦遣使献底也伽,也就是这东西。”
谭纶口中的大秦,当然不是秦始皇创立的大秦王朝,而是中国对当时罗马帝国的称呼。
“当时还带来种子,所以唐朝以后国内就有栽种,自行提炼了。
我早年还听太医院王太医说,就是那位已经致仕的老太医,这东西很可能汉朝是就已经在汉朝时就传入了。”
谭纶说完,魏广德点头接话道:“丝绸之路。”
“对,丝绸之路,不仅我中华物产得以让西方见识,也带来了西方独有的一些东西。”
谭纶笑道,“别看南方有种植芙蓉花观赏的历史,但这东西国内品质不好,你手里的,还是太医院里的存货。”
“这药物咱们大明还不能出产?”
魏广德一听就乐了,估摸着和土壤气候有关系。
有些植物,就算适应性强一点,能种植,但结果后可能药用价值就会减弱,所以还是得原产地好些。
“那太医院是从西方买回来的?”
魏广德随口就问了句。
“好像是南洋暹罗进贡的,嘉靖朝时进贡了三百斤,这东西平时用一点就够了,也不用太多。
毕竟是药物,总有些不好的。”
谭纶说道,“听太医院的人说,先帝也曾用此物炼药,炼丹药时奇香无比,可出丹后就反过来了,简直臭不可闻,所以先帝炼了两次就不用这东西了。
想来,这东西在南洋应该比较多。
如今朝廷在吕宋、旧港有了驻军,以后国内若是需要,尽可让其进贡就是了。”
谭纶此时还以为魏广德对这东西喜欢的很,确实加入少许进熏炉中,那香气沁人心脾。
“洛书,给魏大人包上一包。”
谭纶又吩咐道。
魏广德也不推辞,反正是从太医院里拿的,对他们来说就是不花钱,白捡的似的。
等魏广德离开谭府,他手里就多了个纸包,估摸着足有二三两的样子。
不过,魏广德坐进轿子里,脸上表情却没有来时的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