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264章 商部之争,百官之论
第(1/2)页

迁都一事,虽然一直并未明言,但是,朝堂上上下下心里早就已经有所准备了。

河北一系的官员,虽然对此心中多有微辞,但他们也胳膊扭不过大腿。

王羽的起家之地算是河北,但是,不代表他的核心班底也在河北一系。

故而,河北一系虽然在天然的优势之下,在朝堂中的力量绝对不弱,可是,却也无法更改这样的事情。

毕竟,迁都一事,可不仅仅只是大部分臣子的意思,最为关键的是,上面的王羽就一直在考虑这一件事情。

甚至,当河南之战取得了一定的优势之后,赵安陵与管仲就已经开始做着迁都的准备了。

到了河南之战分出胜负之后,文武百官以及皇后、太子的仪驾,这才能够第一时间成行。

而就在昨日,第一批官员也终于到了天京之内。

迁都一事,不可能会一蹴而就的,更加不可能一口气将所有的人和物一口气全部都拉过去。

如此大事,自然是要有计划,有规程的一批一批的进行迁移,确保在这过程中不会引起什么混乱。

但这第一批,到来的文武百官自然是地位最高的那一批。同样,后宫众妃之中,也只有皇后等少数几个人随同第一批而来,剩下的那些妃子都在接下来的几批之中。

可是,旅途劳顿的文武百官,才睡了一个好觉,就已经收到了六部即将扩充为七部的小道消息。

不只如此,第七部,居然还是商部。

故而,这一个个的都开始坐不住了,一大早就全部到来了皇宫之中,要和王羽来确认这个消息。

至于王羽,对此自然不会有什么隐瞒,毕竟,这确实本就是他的计划之内的事情。甚至,如果没有他的授意的话,所谓的小道消息,怎么可能会传的出去?不过是试探一下群臣的反应罢了!

而天京皇宫金銮殿上的蟠龙金柱上还凝着晨露,王羽好整以暇地端坐在九龙御座之上,指尖摩挲着温润的玉圭。

阶下满堂朱紫,文武百官处有没有来齐,大部分还在邺都之内都,但朝堂之中真是有话语权的那一部分,却基本都已经到了。

檀香混着墨香在殿中浮沉,御史大夫赵南平正捧着象牙笏板出列。

御史大夫名为二品,与六部高官是同品,但是,在实权之下,他们不一定可以比得上六部高官。可是,在地位之上,他们却丝毫不差,甚至,直追上面的左右两相,一直有着副丞相的外号。

御史台的官员为言官,这群官员本身就是喷子,是用来作为朝堂上权力的制衡的。

御史台的作用,本身就是为了监督官员,甚至,不仅仅只可以监察官员,甚至还可以弹劾亲王。故而,御史台从某种程度上就是悬在一些官员头上的利剑。

甚至,御史台有些厉害的喷子,在朝堂之上,别说是喷百官了,连皇帝都敢喷。

至于受庭杖,这对御史来说,那可是履历上的荣誉。要是丢了性命的话,说不定还正中一些御史之心。御史要是因为明言直谏而丢了性命,那可是真的可以名留青史的事情。

故而,朝堂上的很多官员并不喜欢这些人。可是,从某种意义上,朝堂上还真的不能少了这些言官。

但是,赵南平确实一个例外,谁不知道这个老家伙圆滑的很?

不少人都明白,他能够被王羽御史大夫这个重要的职位,不是因为他适合这个职位,仅仅是因为以这个老家伙的年纪,顶多也就干上这么几年,这才暂时将他扶了上来。

此人作为王羽称帝事件中的先锋,自然是要千金买马骨的,将他扶上御史大夫,总比让他成为六部高官之一要强。

但是,在今日之前,有谁会想到,今天会是这个老家伙第一个站出来。

“启禀陛下,老臣昨夜,观星象,紫微恐有荧惑犯主之兆。”

他苍老的声音像生了锈的铜锣,“商者,金气也,金盛则伤木。若再设商部,只怕要动摇我大汉农本根基。”

异世天启,商业的地位虽然要比蓝星古代要强得多,也没有刻意的重农抑商的政策,但是,在重要性上,依旧不能和农业相比。

农业和商业之间的权衡,这是在生产力到达一定程度之前的必然。生产力上不去的话,不是说商业不重要,可商业就是没办法与农业的重要性相比。

各行各业比例的变更,那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的,不是统治者觉得谁重要就真的是谁更重要。

蓝星古代之中,以商鞅为首的众多名传千古的重臣,都提出甚至是支持重农抑商的举措,难道这些名传奇千古的名人一个都看不到商业的好处吗?

他们不是看不到!只不过,那是时代的必然。

商业确实能够提供更多的赋税,但如果在影响农业的情况之下,没粮食吃,那是真的会要命的!

而在生产力不足的情况之下,商业就是会影响到农业。

异世天启之中,依旧是如此。就算没有打压商业,但是,商业却依旧不能和农业相比。

虽然有四大皇商,可是,四大皇商是世家阶层,那可不是商人阶层。除了四大皇商之外,其他的商人,那够指望有那样的地位?

在场的官员,不仅怕出现一个新的部门影响朝堂的权力平衡,毕竟,和六部齐平的部门可不是什么小部门。

同时,就是他们更担心的是商部的出现,会影响农业和商业之间的平衡。

“赵卿可知,去岁燕北的边税,比前苍年间少了六成?”

王羽示意司礼监掌印太监捧出黄绫账册,“然而,边关的商队流动,却翻了三倍不止。”

相对于四河之力,燕北确实贫瘠,但是,燕北边关的商税,却是燕北财政的一大部分来源。

而乱世之中,战乱不仅没有让这些常年往来中原和草原的商人望而却步,反而还更加刺激到了他们。

正是因为在乱世,他们才更有的赚。

曾经的大苍朝廷以及燕北这些底蕴厚的,有他们自己的养马场,形成了自己的马政,可是,以步兵为主的镇东和镇南,可没有自己的养马场。

更加不要说,压根儿就没什么底蕴的大炎了。

故而,能够从北狄将战马卖到这些地方,依旧是一件天价的买卖。

除了战马之外,还有少许的耕牛。

第(1/2)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民国的先生官场,我能听见别人的心声恶毒女配被娇宠快穿之直男被迫当娇妻烈日炼狱:我在末日高温建避难所幸福生活从穿越开始天师异闻录,警官我来帮你重生汉末:我袁术,挟天子以令诸侯刑档2000:我在旧案里缉凶她大道已成,你们后悔了?一个面板闯综漫乡野副村长我在古代当县令,开局改造贫困县贵妃软糯,牵动帝王心荒腔重生84:退婚归国女竟想重来?七份婚约送上门,退婚圣女后悔了恐怖屋:我的员工都是大凶之物衍尽归墟我厨神,宗门上下都被馋哭了1966赶山:从喂饱小嫂子开始暴富荒古武神喂鱼五年成龙皇,退婚圣女求原谅风雪夜一尸两命,重生后我母仪天下开局一首消愁,震惊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