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蓝摇头:“我们的旗子得跟人家不一样,上面就绣着为人民服务吧。”
反正所有人都知道铁血军的标配是土军装黄挎包,挎包上绣着“为人民服务”。就连新四军过来开辟敌后根据地之后,也用上了这种黄挎包。
田蓝都怀疑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她才能够再还卡秋莎的贷款之余,还能源源不断地从空间里面弄药品和各种优质种子。
再努努力加加油,争取弄几套做药的设备出来,估计前景会更美妙。
敌后斗争经验丰富的张将军说话果然有理有据,白家边的粮市一开,整条大河的航运都热闹了起来。
先开始是行商过来买米,然后周边地区甚至是敌占区的米商也主动将粮食拖到白家边卖给铁血军。
因为铁血军言而有信,说公平买卖就是真的公平买卖,不会胡乱压价格。他们把米运过来卖掉,总比被日伪军还有土匪抢走了强。
粮食买卖一热闹起来,后面跟着的其他各种商行也如雨后春笋纷纷冒出头。什么各种卖吃的小商小贩,开门迎客的客栈饭店,卖钉子锤子的五金行,包罗万象的百货店,其他诸如盐铺、豆腐店、肉铺、中药房甚至还有钱庄都一一开张了。除此之外,各种手工作坊也闻风而动,打开门做起生意来。
短短几个月的功夫,都还没到春节呢,这里都要比南京夫子庙的庙会还热闹。
原本还是一片废墟的集市,现在从头到尾各个商铺加在一起,足足占了好几里地长。
白家边先前常住人口不过一来百人,眼下为了做生意,居民已经暴涨到了上千人,这发展速度简直吓死个人。
可谁也不能说这么多人不应该全都待在白家边,人家牛在这儿是有活干有饭吃啊。
你就看看靠近白家边的大河航运有多繁忙,你就晓得这么多人到底靠什么吃饭了。要怎么形容白家边的河运呢?那就是百舸争流,千帆林立。无论早晚,不分昼夜,成百上千的船在港口进进出出,忙着装运货物。
这里的白天,市场上人头攒动,仿佛天天在办庙会。
就算到了晚上,此处也是灯火通明,做买卖的人还在打口水仗,为着利润的多少彼此争论不休。
他们的身旁,还有好多单纯过来凑热闹的游人。人多的地方,卖好吃的就多,现在整个江南地区,谁不晓得白家边是小上海,吃喝玩乐一条街,而且还比十里洋场干净安全。
没有烟馆,没有妓院,一家老小过来玩都不怕尴尬。
没有强盗,小偷都少见。不说港口码头巡逻的汽艇,就是集市上随处可见的民兵队,人家身上背着的大刀都叫毛贼不敢蠢蠢欲动。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已经沦陷的江南地区还有这样一方盛世热土,大家伙儿不过来凑热闹才怪呢。
铁血军看着繁荣的集市高兴,瞧见账本上噌噌往上跑的数字更开心。
妈呀,他们真是开眼界了。原来开放一处市场就能挣这么多钱。
你瞅瞅看,又是在集市上收的商税,又是在大河上收的抗日捐,最高的一天,他们收了整整10万块!
知道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吗?此时此刻,重庆政府发给八路军一个师每个月的军费是21万元。嫡系德械师高一些,但也就是每月25万。铁血军属于旁系师,按照常规军费,这个数字应当是16~18万元。不过铁血军不吃空饷,所以重庆政府将军费数字给他们上调到22万元,已经算优待了。
但这军费跟铁血军自己挣的钱相比,又成了小指头。
陈立恒看到账本的时候数了半天,生怕自己眼睛花了。
田蓝也感觉不可思议,半天才冒出一句:“难怪自古做买卖才最挣钱。”
王友志最高兴:“哎呦,我们可算有钱了。再没钱上账的话,我们学校医院都没办法维持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