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们七嘴八舌,有人喊起来:“那就是现在也能吃上茭白了。”
啊,这是废话,能说明什么呢?
那喊话的小学生脸涨的通红,情绪激动地表示:“我奶喜欢吃茭白,回老家前想吃,没有!一直惦记着。”
田蓝点头,补充说明道:“对,就是填补了市场的空白。所谓宁要鲜桃一颗,不要烂杏一筐。人无我有的时候,你的菜就能卖出去。”
大家激动地喊:“那也不能自己卖,都是蔬菜公司收走的。”
田蓝拍了拍手,示意大家听自己说完:“我知道蔬菜公司是跟专门种菜的生产队签好了合同,定期收购的。正因为这样,所以生产队想和蔬菜公司合作,就必须得有自己的拳头产品。人家没有的你有,你有的要是市场需要的,那你觉得蔬菜公司会不会愿意要你的东西?”
大中小学生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虽然心里头有个声音告诉他们,蔬菜公司不愿意这么麻烦。但他们又坚信,但凡真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搞官老爷的做派,蔬菜公司肯定得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
哼,要是这帮人搞官老爷那一套,那就砸烂他们的店,让他们晓得社会主义新中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
对,只要茭白好,只要茭白独一无二,那蔬菜公司肯定过来收购。
大
家瞬间就信心十足起来,感觉种植茭白是个不错的选择。
高卫东微微皱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但是蔬菜公司搞收购是按照哪里东西最有名气就收哪里的。三江平原以莲藕著称,茭白倒是从来没听说过。”
田蓝笑了起来:“因为以前没人做啊,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你是要做那个栽树的人还是做乘凉的?”
那肯定必须得是栽树的呀。乘凉的那都是二世祖,好羞耻的呢。
青少年同学们又开始激动了,大家越说越激烈,好些人都脸上通红。
有人大声喊着:“那我们赶紧种茭白吧,到时候年年都可以夏天吃茭白。那可太好了,我就喜欢茭白炒毛豆米。”
其他人跟着附和,挺好的,夏天又多了一种菜呢。
田蓝等大家吵嚷嚷完了以后,才开口道:“好了,就这个话题,我再开启另一个话题,关于大家所说的把山下的茭白移栽到山上之后,以后年年夏天都能吃上茭白这个话题,我得打击一下大家,这事没这么容易。”
啊?
大家都开始茫然了,你到底想说什么?前面说茭白上山夏天收的是你,又说不行了的也是你。
田蓝没说话,只转过身在黑板上写下“育种”两个字。
她拍拍手,提醒众人听她说话:“这就是我们要讨论的另外一个话题,关于种子的培育。”
她目光扫过众人的脸,开口道,“我们之前的课堂上,赵老师和王老师已经跟大家讲述过几种主要农作物如何育种的问题。得到优良的种子之后,大家都知道杂交品种自己留种不行,驴马生骡子,但骡子自己没繁殖能力。得有专门的种子公司来生产种粮。但是非杂交品种就能自己一代代留种下去吗?”
众人愈发疑惑,那当然了。不然什么叫做种粮呢?每年丰收之后有项重要的工作就是留种粮啊。
本地还有个骂人的话说你是连种粮都吃,意味着嘲讽你又馋又懒。因为种粮是谁都不能碰的东西。
田蓝摇头,直接打击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