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殿。
死一样的寂静。
那张巨大的,标着“欧罗巴”与“无尽之海”的世界海图,依然铺在冰冷的地砖中央,像一道无法愈合的伤口。
文武百官,垂首而立。
每个人都像一夜未眠的囚徒,等待着最后的宣判。
宰相王德安的眼窝深陷,户部尚书刘庸的脸色,比他身上的官服还白。
脚步声响起。
李彻,换了一身轻便的常服,走了进来。
他的脸上,没有昨日的雷霆之怒,只有一种令人心底发寒的,彻底的平静。
他没有看任何人,径直走上御阶,坐回龙椅。
“朕,睡得很好。”
他开口,第一句话,就让殿内所有人的心,都沉了下去。
王德安的身体,微微一颤。
“陛下……”
“看来宰相,一夜未眠?”李彻的目光,终于落在了他的身上。
王德安躬身,声音干涩:“老臣……忧心国事。”
“很好。”李彻点了点头,“忧心,才会用心。”
他的目光,转向了户部尚书刘庸。
“昨日,朕说了要钱。”
刘庸的身体,猛地一僵。
“刘尚书,”李彻的声音很轻,“你的家产,朕昨晚抽空,替你估算了一下。”
“陛下!”刘庸“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冷汗瞬间浸透了后背,“臣……臣对大炎忠心耿耿,绝无……”
“不够。”
李彻用两个字,打断了他。
刘庸愣住了。
李彻靠在龙椅上,姿态慵懒,话语却像刀子。
“抄了你的家,不够。”
“抄了这满朝文武的家,或许能凑够一支舰队。”
他顿了顿,看着殿下那一颗颗低垂的头颅。
“但是,养不起。”
短暂的沉默后,是更深的绝望。
就在这时,李彻话锋一转。
“所以,朕改主意了。”
几乎所有人都微不可察地松了口气。
李彻的嘴角,勾起一抹弧度。
“朕,不抄你们的家了。”
他站起身,缓步走下御阶。
“朕要设立一个新衙门。”
所有人的心,又提到了嗓子眼。
李彻走到那张世界海图的中央,用脚尖,点了点“大炎”的版图。
“市舶司。”
“陛下!万万不可!”
户部尚书刘庸,几乎是条件反射般地尖叫起来。
或许是“不抄家”这三个字给了他勇气,他抬起头,满脸涨红。
“与商贾争利,非天子所为!我大炎以农为本,重农抑商,乃是太祖定下的国策!是祖宗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