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特贝发现这个问题还是比较敏感的,但却很可能是下半年决定a股能不能最终涅盘重生的关键。
这方面的分析马特贝肯定没有这个能力,还是看看卢麒元先生的观点。
卢麒元先生提出的“金殖”(金融殖民化群体)概念,直指金融领域内部分人员或集团因受西方资本渗透,损害国家金融主权和经济安全的行为。清理“金殖”之所以被视作关键,源于其危害的深层性、隐蔽性和系统性。
“金殖”群体常通过操控金融政策(如放松资本管制、推动金融自由化),为资本外逃创造条件,2024年中国资本外流规模达3200亿美元,其中60流向美国国债市场,加剧外汇储备消耗。
尽管国家强调“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但2024年社会融资规模中,房地产和金融业占比达52,制造业仅获28,反映资本配置仍受金融利益集团主导。
“金殖”问题本质是金融领域的思想殖民与利益捆绑,其危害远超经济层面,直接威胁国家安全根基。卢麒元的警示并非危言耸听:
规模上,从高层腐败到学术垄断,已形成系统性渗透;
危害上,资本外流、产业空心化、社会分化均与之相关。
清理“金殖”需三管齐下:反腐清源(清除代理人);税制革命(阻断财富转移);货币重构(摆脱美元依附)。
资本外流总量核实:非储备性质金融账户逆差(衡量跨境资本流动的核心指标):2024年达 4962亿美元(创历史峰值),其构成包括:
直接投资净流出:1683亿美元;
证券投资净流出:2142亿美元;
其他投资净流出:945亿美元;
国际储备消耗:全年减少 623亿美元(自2019年来首次下降)
“还总是惦记着资本流入,搞了半天,国内的资本都没守住,是不是美债的高息诱惑太大?”
核心矛盾:中美货币政策“双背离”
2025年3月数据:中美10年期国债利差达-218基点(中债234 vs 美债452),创历史极值。
资本逐利本质:无风险利差倒挂驱动套利资本抛售人民币资产(债券、股票),转向高收益美元资产。
连锁反应:2024年证券投资项净流出2142亿美元,占外流总量43。
资本外流结构:不止美债,证券投资是主力——2024年资本外流构成(总量4962亿美元),a股估值承压:外资持有股票占比连续三年下滑,市场流动性萎缩。
马特贝仍觉得有点奇怪,但大概也明白为什么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在美元指数一路下跌的情况下,仍保持在71以上,资本外流的现状估计就是人民币不能独立走出来的主要原因。
汽车行业昨天还是有好消息的,暴跌194!日本汽车出口美国正面临重大挑战。
日本央行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6月,以合约货币计算的日本对北美汽车出口价格指数同比暴跌194,为有记录以来的最大单月降幅。
有分析指出,在关税压力下,日本汽车制造商以创纪录的速度削减出口到美国的产品价格,宁愿牺牲利润,但求保住竞争力。
据悉,“大而美”法案中的全面税收和预算法案将在9月底取消购买或者租赁新电动汽车的7500美元的税收抵免,以及4000美元的二手电动汽车税收抵免。
美东时间7月8日,特斯拉官网首页显示了一条横幅:“7500美元的税收抵免将结束。请在2025年9月30日前提车。”
欧洲表现也较为强劲,5月份欧洲电动汽车渗透率增至255,环比增长约340个基点,显示出令人惊讶的强劲表现。
美国则相对滞后,电动汽车渗透率环比仅增长25个基点至86,仍远低于2024年8月至2025年1月期间10以上的水平。
看得出来,电动车的全球渗透率还不高,市场前景不差,美国的法案保护了国内燃油车的发展,却可能给了特斯拉们闷头一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