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宁宫内处处烧着暖炉,就连后院长廊的角落也放着好几盆银丝炭,走在其中只觉得温暖如春。
别说是人了,就连院里的梅花都比御花园的那些要长得更好。
连簇的花团拥挤在枝头,争夺着冬日的阳光,茂密的绿叶间,待到花瓣飘落后,又在空中与微风缠绵,弥漫起满院的清香。
苏青青深吸一口气,对着身边的太皇太后笑道:“您说吧。既然是陛下想要隐瞒下来的事情,妾身定然守口如瓶,绝不会告诉外人的。”
太皇太后沉默片刻,才开口道:“太子的尸体不见了。”
“什么?”
苏青青闻言一愣,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那日她在翁城高楼上,亲手把太子拉到身前,让他中了那一支致命的箭。
那箭直直地贯穿了秦瑞楚的心口,使得他当场吐血倒地,没了生命体征,肯定已经死得不能再死了。
而现在“尸体不见了”又是什么意思?
难道陛下没有派人去给太子收尸吗?
太皇太后仿佛看出了苏青青的疑惑,开口解释道:“那日攻城之战以后,很多城中百姓自发去修补城墙,与士兵们一起,帮忙运送尸体、收拾破损的武器。”
“骠骑将军派人把太子的尸体放置到马车里,想要带回皇宫内,准备在先帝的丧仪之后,再举行太子的葬礼。”
说到这儿,太皇太后忍不住摇头道:“结果还没等先帝的大殓仪式结束,赵忠和就发现了马车里的尸体并非太子,而是另外一位不知名的小兵。”
苏青青接话道:“也就是说,有人伪装成士兵或者百姓,悄无声息地将太子的尸体偷梁换柱,带出了马车。”
“可是,”她想了想,皱起眉毛道:“城墙上这么多人,太子虽然瘦弱,但是身量也足够高大,要想把这样的尸体偷偷带出城去,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除非……
苏青青眯起了眼睛,沉声道:“除非,太子并没有死,而是混在人群之中,改头换面自己离开了京城!”
太皇太后听了这话,也立刻意识到了这件事情比想象中更加严重。
如果消失的只是一具尸体,倒没有什么可怕之处。
毕竟人死不能复生,而如今秦瑞轩已经登基,任凭他太子的党羽在背后做些什么小动作,也无法再撼动陛下的地位。
可如果太子根本就没死呢?
秦瑞楚作为先帝最小的孩子,不仅没有朝政资历,也没有家世背景。就算借着先帝的固执和小心思,坐上了储君的位置,也难以与皇三子秦瑞轩作对抗。
或许,他从头到尾都没想和瑞王争夺皇位,而是早就做好了打算,计划好了要趁着战乱潜逃出京!
如果真实情况确实像她现在所猜测的这样,那么太子的演技未免也太好了一些。
那日在城墙上的表现,和临死前那些肺腑之言,不仅骗过了陛下,骗过了花丞相,也骗过了自己。
太皇太后显然和苏青青想到一块儿去了,她忍不住攥紧了手里的帕子,轻声道:“养虎为患,真是养虎为患哪……”
太皇太后转过身来,对着苏青青问道:“若是太子真的以假死脱身,你是否知道他可能逃去了哪里?”
苏青青回想了一会儿,却没有什么头绪,只能摇头道:“请娘娘恕罪,妾身也不清楚太子的计划。”
秦瑞楚的母亲淑夫人早已逝世,家世来历早已不可考,她的亡夫先丞相死得比她本人还要早,府上众人早就举家离开了京城,落户到了豫州,从此两耳不闻窗外事。
没有家底作担保,谁也不知道太子究竟依靠着何方势力,才能成功瞒天过海,逃出了生天。
闻言,太皇太后叹了一口气,道:“既然如此,哀家只能把这件事如实告诉陛下,让他亲自做定夺。”
“小苏,你是个可靠的女子,有你陪伴在陛下身边,哀家和两位太后都放心得很。”
她温声道:“哀家还记得,之前四公主在瑞王府的宴会上误食了花生,还是你出手相救,才挽回了温宁的性命。”
“她毕竟是嫡公主,代表了皇室的身份和颜面。无论是哀家,还是母后皇太后,都对这份恩情没齿难忘。”
在后院待的时间太久,哪怕墙角摆着暖盆,也让人有些手脚发凉。于是两人往前殿都去,苏青青笑道:“娘娘言重了。”
“四公主殿下不仅是我朝嫡公主,也是妾身的知心好友。妾身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谈不上什么恩情。”
大宫女见到两位主子回来,连忙端上了热茶和点心,从里屋取来了软垫和暖手炉,递给主子们。
太皇太后带着苏青青来到主位坐下,端起茶盏喝了几口,感觉身子暖和了些,才开口笑道:“哀家这些年听过的奉承话太多,简直让人的耳朵生茧。”
“虽然明知道你也有意讨哀家欢心对自己的功劳避而不谈,但不知怎么的,从你嘴里说出来的话,哀家听起来倒是格外舒适。”
她示意大宫女取来一个玳瑁点翠八宝纹软镯,拉过苏青青的手,将东西戴了上去:“来,哀家单独赏给你的,比方才那些见面礼要贵重得多,可千万别弄丢了。”
苏青青打量着这个成色上好的手镯,站起身来,对着面前的妇人恭敬地行了一礼:“多谢太皇太后娘娘赏赐。”
太皇太后看着她乖巧柔顺的模样,目光里满是疼爱,连声道:“好孩子,不必客气,快起身吧。”
“哀家留你的时间够久了,只怕你已经有些疲倦了,让太监们抬轿子把你送回去,也免得累了手脚。”
说完,她示意宫女道:“去安排一下,顺便把那些燕窝红枣都给她带回去,多吃些有助于养胎。”
苏青青再次行礼告辞,在宫女的陪伴下离开了慈宁宫。
太后看着她的背影,忍不住对身边的嬷嬷说道:“有句俗话说得好,娶妻就要娶贤,一个聪慧明智的妻子有利于家族的发展,帮助夫君成立事业。”
“小苏虽然是贫苦出身,自幼进宫做了奴婢,心气却绝不低于任何一位世家小姐和妇人,日后必有大造化。”
嬷嬷听完,也笑着附和道:“苏主子是个有福气的人。”
“她如今身怀有孕,又得陛下宠爱,只要能够从一而终,保持这样的心性,无论是陛下还是娘娘您,就算多疼爱她一些,又有什么坏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