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时。
御史台贾道远大人的家庙被屠的消息已经传遍了京师。
万年县衙无力破此大案,只得求救金吾卫,金吾卫大将军刘铭便赶到了这座小庙之中。
按照刘铭传授的红伞照影之法,金吾卫支起二十余把红伞,花了半个多时辰,终于还原了小庙中的所有痕迹。
“禀大将军,属下已经通过这小庙中的痕迹,还原了案件真相!”
于逢吉胸有成竹地说。
“哦?很好,老于,金吾卫里我最看好的就是你,说说你的看法!”
刘铭说。
“大将军请看!”
于逢吉胸有成竹地说:
“从痕迹看,现场共发现了7对脚印,5对属于这5个当场死去的庙祝,剩下两对脚印,属于两个身份未知的男子。我们可以将其编号为1号和2号。
其中,1号脚印与簪花宴上的假太监的鞋印一模一样,他便是那个假太监!
而2号脚印的主人,就是宫内某个娘娘豢养的杀手!”
刘铭吓了一跳。
“此话怎讲呢?”
“大将军,这不是一目了然吗?
那个假太监,也就是1号,显然是某个娘娘养在宫里的面首,昨日他不知被喂了什么补药,补得鼻血直流,逃出宫后,憋得受不了了,便去青楼找姑娘。
宫里那位娘娘知道了这件事,当然醋意大发,当即命杀手也就是2号来到青楼,打死了那两个姑娘,好给假太监一点颜色看看。
假太监一气之下,跑到贾大人家的家庙,杀了五个庙祝泄愤,这意思就是警告那位娘娘,你做得初一,我便也做得十五!”
“嗯,很有道理,那为什么他不杀旁人,偏要杀庙祝呢?”
“很显然,贾大人府中的人都与那娘娘关系密切,他不敢杀,所以只杀不相干的庙祝,以示小惩大戒!”
“于逢吉,你他娘的还真是个天才!”
刘铭不禁赞叹了一句。
于逢吉的推理,瞬间替刘铭打开了思路。
贾道远大人,正是贾嬛娘娘的父亲!
而贾嬛之前被贬到感业寺出家,现在才刚刚回宫。
感业寺和家庙,都是寺庙,又都与贾嬛有关,二者必有联系。
他越想越是毛骨悚然。
按照《贾嬛传》的设定,贾嬛现在应该已经勾搭上老十七谢曼安了。
二人私定终身后,谢曼安定下假死脱身计,约定他奉旨巡视西北回来后,就要带贾嬛远走高飞。
哪知他巡视西北途中遭到皇后一党陷害,大家都以为他沉船死在江里了。
谁知道谢曼安命大没死,那么他回来之后,先行乔装改扮潜入宫中,打听是谁派人谋害的自己,那就很合理了。
而这时,贾嬛以为谢曼安死了,花样勾引狗皇帝到感业寺放炮,最终狗皇帝下旨让她回宫。谢曼安得知此事,当然心态崩了。
心态一崩,就流了鼻血,然后身份暴露,跑到青楼找姑娘,这都很合理。
这时,他点的两个花魁被2号打死,谢曼安的心情更加崩溃,便发疯似的跑到贾府家庙,杀了几个庙祝泄愤——这正是对出家期间的贾嬛背叛了他们的山盟海誓的下意识报复!
可这2号杀手又是谁呢?
谁有这么大胆子,敢在十七王嫖姑娘的时候,杀他点的花魁?
很显然,这只能是一个跟十七王关系甚密,地位又丝毫不逊于他的人,这样才会有胆量在王爷面前杀人,而十七王却又拿他无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