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七岁不同席,但是今天都是一家子,按理来说是不用分席的。
但是人太多了,所以还是分了两张桌子。
安静的用了饭,陈玉壶罕见的关心了两位姨娘几句。
两位姨娘不敢多说话,陈玉壶问起,那自然是什么都好。
陈玉壶坐在主位上,居高临下的看着她们一屋子人。
不知道怎么的,突然想起来了一部影视作品,大红灯笼高高挂。
算了,她们不作妖,她是不会主动弄死她们的。
前提是,她们不要影响她的利益。
现在陈玉壶想做的,就是将大家的利益绑在一起,让那个马上要进府的真爱明白,这府里各个都是侯爷的真爱。
用完了早饭,陈玉壶把大家都留了下来,
陈玉壶对长子说:“我联系了你外祖家,你舅舅让你去跟着他读书,顺便把清浊也带上。”
胡姨娘惊讶的瞪大了眼睛,似乎是有些不敢置信。
林清浊也愣在了原地。
陈玉壶一副头痛身体欠佳的样子,勉强支撑着继续说:“我听说永安伯府前些日子闹出的事情,不知道你们听说了没有。”
“家里的孩子就这么多,是分也分不开,到底姓了一个林,不求你们通博古今,但求你们明些事理,不要犯下什么大错来,连累了一家人。”
“我是嫡母,虽然没生你们,到底帮着养了你们一场,将来千万不要连累了我。”
几个孩子连忙都跪在了陈玉壶的面前,嘴上说着:“孩儿不敢。”
陈玉壶似乎是有些不耐烦的摆了摆手,“别说什么敢不敢的,你们打断骨头连着筋。”
“出门在外,体面是一家人的体面,遇到事情的时候多想一想。”
“有些事情你们是早晚要明白的,好男儿志在四方,长在妇人手下的孩子,被关在内宅里,能有什么见识。”
“家里现在没有个顶门立户的男人,你小叔顾得上自家,顾不上我们,你祖母……唉!”
这声唉抵得过千言万语。
一屋子人的大脑都开始飞速运转。
两个姨娘确实知道夫人这些年不容易,但是平常她们都是看热闹的多。
好歹是当家主母,还轮不到她们可怜,她们算是哪根葱。
“我费劲了心思把你们送出去了,你们可要珍惜机会,好好的学。”
刚才几个孩子跪着就没敢起来。
这会更是异口同声道:“是,儿子(女儿)感激不尽,母亲要保重身体。”
就跟排练好了似的。
陈玉壶什么时候有这种待遇?他们都得跪她,不得不说真爽啊!
这种时候就会有一种,家里孩子还是挺争气的错觉。
但是确实是错觉。
有礼貌不代表他们有才干。
男孩儿们说完了,陈玉壶还打算给家里的女孩子请宫里出来的嬷嬷教一教规矩,她自己再给家里的孩子开一开小灶。
她的大女儿已经十四岁了,已经及笄,应该开始踅摸人家,十六十七就差不多该嫁出去了。
不过十八十九也是适婚年纪,陈玉壶虽然阻止不了大势,但是想多留女孩儿几年。
好好养着这些孩子,姨娘都捏在自己手里,就算他们聪明成智多星,也得乖乖听话。
更何况,陈玉壶更加想大家能用平和一点的方法。
那样才皆大欢喜。
接下来几天,方嬷嬷那边已经布置下去了,陈玉壶就在家里装病。
府里人多眼杂,她装病装的很认真,起码府里的管事都是侯爷的人。
她可不想让远在边关都也知道她是装的。
陈玉壶一副强撑着病体,给两个要去舅舅家读书的男孩儿准备行李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