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512章 这个旗,那个旗
第(1/2)页

两个人来到河南士敏土厂,拐到东沙街,砂石路变成了水泥路,原来是孙大元帅府到了。

灰蒙蒙的天色下,青天白日旗被朔风扯得猎猎作响。

茉莉问:“东北还挂‘花旗’吗?”

唐枭点了点头。

东三省毕竟名义上归属北洋政府,因此悬挂的是北洋政府的五色旗,颜色分别是红、黄、蓝、白、黑五道横条,象征着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

因为颜色多,百姓大多戏称‘花旗’。

一些百姓也习惯称其为‘官旗’,代表着正统政府。

事实上,普通百姓对挂什么旗帜并不太关心,更多是‘谁来了听谁的’的心态。

所以常说:甭管挂啥旗,能吃饱饭就是好旗。

知识分子和商人则不然,他们更关注南北对峙,知道南方孙中山的‘青天白日’是另一派。

“我看这孙大炮挺能折腾的,你说……有一天,东北会不会挂上这边的旗?”茉莉问。

唐枭仰头看着杆上的旗,怔怔出神好半天才说:“甭管挂‘花旗’还是‘青天白日旗’,只要不挂‘膏药旗’和‘老俄旗’就好……”

他想起了郝义三曾经说过的话:这个旗,那个旗,哪一面不是插在百姓的血泪上?包括那面红黄蓝白黑的横条旗,曾经寄托了多少人对五族共和的期盼,如今却成了军阀割据的遮羞布……

那时唐枭还听不太懂,到了响马哨以后,才渐渐感悟到了一些什么。

东三省的旗帜非常多。

南满铁路沿线,日本人悬挂其日章旗,因红圆像膏药,老百姓都叫它‘膏药旗’。

‘老俄旗’指的是旧俄白军的旗帜,上有白、蓝、红三色横条旗,象征着沙俄传统,老百姓也叫它‘白蓝红’或‘沙皇旗’。

早先旧俄白军的残部活跃于中东铁路沿线,但到今年上秋前已基本溃散。

老百姓对白军旗帜还有很深的印象,对那些所有反苏维埃的俄国势力的旗帜,统称‘白俄旗’或‘白毛旗’。

因白军节节败退,又称‘败兵旗’,百姓认为,挂这旗的,迟早得他妈跑路!

另外还有哥萨克旗,因其颜色杂乱,都叫它‘老毛子花布’。

随着苏联红军的获胜,东北境内的白军旗帜已经不多见了,取而代之是苏联的红旗,百姓称其为‘红毛旗’。

就像黑山军士兵称军法处为白姑子,称宪兵队为红姑子,一样的道理。

白毛,红毛,简单明了。

老百姓甭管是白是红,都是俄国老毛子!

茉莉叹了口气,悠悠道:“明明一个国家,却被分得七零八落,啥时候是个头儿呢?”

“义三兄弟说过,这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说到这儿,唐枭停了下来。

街边几个衣衫褴褛的孩童正在争抢半个窝头,他的目光在他们身上停留了片刻,语气坚定起来:“可终有一天,我们的子孙会走在真正的国旗下!那面旗帜下没有租界,没有列强,每个孩子都能捧着热腾腾的白馍馍……”

茉莉眼眶红了,用力捏了捏他的手。

那手掌粗糙却温暖,像是黑暗里唯一的火种。

远处,大元帅府的钟声敲了六下,惊起一群灰鸽,它们扑棱棱飞过青天白日旗,消失在铅灰色的天际。

两个人继续往前走。

杜小山等人三人在前,三人在后,远远跟着。

一群剪着短发穿学生装的青年,胳膊上缠着‘工人纠察队’的布条,在往骑楼柱子上张贴‘打倒列强’的标语。

第(1/2)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天赋绝佳就算了,他还会偷机缘?凤逆天下:毒妃倾世狂医恶贯满盈我在女子监狱修仙,出狱已无敌诱瘾,她是京圈佛子心尖宠分手后,我在官场平步青云八零警花娇又飒,高冷队长心慌了小妻子太凶,陆爷把持不住了通房丫鬟爬错床:侯府世子心尖宠熵海溯生录这名公务员来自大明许先生暗恋法则听懂毛绒绒心声后,我被官方盯上了雪中孤城:疫病封锁下的末日求生天机诡算玄幻:全族被灭,我成魔帝传人与世间为敌百世争渡之苟全性命多子多福:从攻略千古女帝开始九州亦无路我,下山之后帝少宠坏小娇妻京圈作精穿六零:前任是孩子他爹世子妃太撩人,侯爷沦为裙下臣黑莲花换嫁,重生狂虐全家寒门崛起:从山村打猎养娇妻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