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哥几个虽说做了护卫,但各自在小队里都有兼职:思想教育员。
这是军师陈卫熊起的名称,为了贯彻周大掌柜的黑山军四项大策:身体素质、军事技能、想法统一、绝对服从,其中的‘想法统一’和‘绝对服从’!
这项工作就是要让所有人永远效忠黑山军,永远忠于周大掌柜!
哈尔滨卫生队的98人,分到了这九支小队里,这些都是黑山军的家底,是最忠诚的人,也是最好的‘思想教育员’。
事实上,黑山军虽说干的是胡子的买卖,可从成立之初,就已经脱离了大土匪的范畴,自成体系。
这是慢慢摸索出来的,没有一蹴而成,从一开始的几个人,一步步试探着走过来,经历了太多磨难,终于才有了今天这一点儿规模。
因为没有专业的军人,一定会有些不伦不类。
即便是这样,那些保险队员归顺以后,发现这伙绺子竟然没有‘四梁八柱’,还是觉得十分新鲜。
黑山铁骑军以及周大胡子的威名,渐渐响彻了吉林省东部地区,成为了第二大的绺子。
为什么是第二?
因为第一大绺子是老占东和镇中华,而这两伙绺子,两年多以前就合并了!
八月中旬,正晌午时,河里的蛤蟆都懒得叫了。
黑山铁骑在巴湖力河畔饮着马,一众人簇拥着唐枭手搭阳棚往北看。
他长舒了一口气,那里就是依兰道的东兴镇了,也就是老百姓俗称的佳木斯城。
归拢完那里,再往东北方向是富锦,继续走就是饶河,该去会会那位镇中华和他的大哥老占东了,给死去的兄弟老尿报仇雪恨!
老占东?
或许他这个绰号,意思是想占领吉林东北部!
看看是你能占上,还是我唐枭!
简单休整后,黑山铁骑军一路往北,途经桦南乡,顺手收了当地一支24人的保险队,又签署了新的保险合同。
第二天继续向北。
下午一点,距离佳木斯还有四五里地,所有人都听到了枪声。
赵木叫停了队伍,说:“大柜,有情况!”
除了单独和唐枭在一起的时候,他会叫唐爷,平时和其他人一样,也跟着叫大柜。
有人提议改叫司令,唐枭没同意,说自封的司令就算了,丢不起那个人,还是叫大柜,我觉得挺好。
唐枭和陈老帅不一样,他经常走在队伍最前面,赵木说过他几次,也不听。
唐枭说:“还挺密集,难道佳木斯有什么战争不成?”
陈卫熊催马过来了,说:“不太可能,这边天高皇帝远,哪怕直奉没结束,都不会打到这儿来,我怀疑是土匪在攻城!”
身后的人都有些懵。
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依兰旗署在佳木斯屯设‘东兴镇’,意为依兰以东兴起的城镇。
1910年,桦川县署驻东兴镇。
佳木斯屯,清康熙年间称‘甲母克寺噶珊’,后汉译为‘嘉木寺’‘贾木司’。
佳木斯屯在行政上成了东兴镇,可民间百姓依旧称其‘佳木斯’,不带‘屯儿’,也不带‘镇’。
佳木斯位置极好,又挨着松花江,周围还有金矿和煤矿,人口众多,买卖铺子十分红火。
虽说隶属于桦川县,可除了县衙门在悦来镇,其他像什么巡警总局、官银号、财务处、商会等等都长期在佳木斯。
可见此镇的重要!
为了防土匪,佳木斯还特意修了高墙和炮台。
哪伙绺子敢攻打这里?
严禁分享直链或书源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