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元是清代著名的学者、官员,曾在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至道光六年(1826年)任两广总督,驻节广州。
楹柱上刻有楹联,右刻:三千余口文章第,左刻:五百年来孝义家。
这幅字结构严谨,笔力纵横显多样风,是宋太宗赵炅赐给义门陈氏的对联。
由此可见,陈氏家族底蕴之深厚。
那时的陈卫熊太小,哪里会注意到这些,时隔二十八年再看,只能感慨又唏嘘不已。
陈家的门房并不傲慢,却十分固执,一嘴的当地方言,幸好陈卫熊能听懂。
“不好意思,没有拜帖的话,不能给你传话……”他说。
两个人理论了十几分钟,陈卫熊说自己来得急,所以才没写拜帖,但自己真是陈老爷子的亲侄子,说自己的父亲叫陈繁远,是陈家的二少爷……
门房抱着肩膀,笑眯眯道:“知道陈家一年有多少来认亲的吗?”
“多少?”
“截止今天,已经不少于上百人,都知道二老爷被赶出家门多年,都说是他的儿子……先生,我劝您还是省省吧!慢走,不送!”
陈卫熊本来就上火,满嘴都是泡,此时听门房这么说,更是急火攻心,懒得再和他掰扯下去了,扬手一挥,‘迷魂帕’就抖在了他脸上。
紧接着,这家伙像截木桩一样,直勾勾倒在了地上。
陈卫熊迈步往里闯。
门槛比记忆里矮了,记得儿时往外迈,每次都会卡在裤裆上。
里面两个门房听到了声音,跑出来大呼小叫,陈卫熊掏出了手枪,吼道:“让陈繁源出来!”
他父亲那一代兄弟七人,中间范‘繁’字,后面的字按照‘源远流长万代昌’排的。
陈卫熊的父亲是老二,叫陈繁远。
他的大伯,也就是现在的陈氏家主叫陈繁源。
见他亮出了手枪,两个门房并没有大惊失色,怒斥起来:“大胆,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赶快放下枪,不然让你把牢底坐穿!”
“……”
呯!
陈卫熊朝天一枪,两个人这才闭上了嘴。
他也没废话,大踏步往里走。
穿过门廊便是开阔的庭院,中央有碧绿池塘,金鱼游弋,杨柳依依。
池塘四周,以青石铺就的小径蜿蜒曲折,两旁点缀着各式盆景与花卉,四季常青,花香四溢,令人心旷神怡。
宅院所有建筑均采用青砖灰瓦,硬山顶结构,屋脊上饰有精美的陶塑装饰,既有龙凤呈祥的吉祥图案,也有山水花鸟的自然风光。
陈卫熊根据记忆继续往里走,两个门房只剩下了一个,紧跟身后,却不靠前。
陈家祖宅五进五出,中轴对称,包含天井、左右跨院、门廊、门厅、中堂、客房、内厅以及庭院。
穿过天井,陈卫熊进了冷巷,迎面呼啦啦跑过来六名护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