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清站了出来:“到!”
“带人去看看!”
“是!”
“走吧,去仓库看看!”林元魁说。
唐枭伸了伸手,“林局长,请!”
带着这些警察走进仓库,情形可想而知,所有人都震惊了。
林元魁胆子不大,别人都是震惊,他是害怕,真害怕!浑身汗毛都竖了起来,又不好马上往外跑,强挺着落了几滴眼泪,赶快出去了。
这事儿大了,林元魁当场下令,让局里几位副局长全部到位,又让人去上报滨江道公署道尹、县公署知事,通知中东铁路护路军总司令部,各大报纸媒体等等。
此时国内行政上实行的还是省、道、县三级制。
地方长官官职包括:
省行政长官:称为民政长,后改为巡按使,又改为省长。
道行政长官:称为观察使,1914年后又改称道尹,负责监督和管理各道的事务。
县行政长官:称为县知事,负责具体执行县级的政务和治安工作。
这是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在1913年颁布的《划一现行各省地方行政官厅组织令》等法令所确立的,地方政务和治安管理方面,政府通过各级官员和军队、警察系统,共同维护地方的稳定和秩序。
‘共同维护地方’,这六个字非常讨厌,军方什么事情都爱插上一脚。
就在一个月前,张大帅设立了滨江道镇守使,由第十六混成旅旅长、中东铁路护路军代理总司令高凤城担任了首任镇守使,节制滨江、阿城以及双城堡。
镇守使署,就设在傅家甸十八道街原兵备道衙门内。
第六混成旅原本是吉林暂编第一师,师长高士傧因讨伐张作霖逃去了大连,没多久,暂编第一师被改编为第六混成旅。
林元魁宁愿通知高凤城,也不想搭理韩学民。
可他四天前请高凤城喝酒,高镇守使说他第二天要回一趟奉天。
既然他不在,就只能通知韩学民了,如果不通知他,过后就得落一身不是,高凤城那边也不好交代。
其实滨江道附近,还有陆军第一师的两个营,师长许兰洲。
不过他们驻守在松花江以北地区,那边属于黑龙江,此时督军是孙烈臣,他与吉林督军鲍贵卿关系尚可,所以第一师手伸得并不长,毕竟滨江地区不在其管辖范围。
这次事件注定会震惊整个东三省,甚至是全国,林元魁刻意要闹腾大一些。
只有这样,才能突出他的功劳!
唐记的人都靠边站了,唐枭始终观察着林大局长,听他吩咐让人去搜查傅杰家的时候,连忙过去打岔。东扯西拉好半天,终于看到光头老六来了,站在人群后面跷着脚往这边看,这才放下心来。
“大哥,我就不在这儿碍眼了,有什么事情您就给我打电话……”唐枭说。
“去吧!”他挥了挥手,又把嗓子压低了说:“都把嘴封死了,舆论真压不住那天,我也保不住你!”
“明白!”答应一声,唐枭往前凑了凑,问:“百花楼牡丹的遗体,运回警局了吧?”
“肯定啊,结案以后再办丧事吧!”林元魁不耐烦起来。
“事实清楚,尽快结案吧!”
“用你指导我工作?要不你来当局长?”
唐枭嘿嘿笑了,腰又弯了下去,贴在他耳朵旁小声说:“兄弟我在姓傅的家里搜出了一些小玩意儿,忙过这几天,我亲自给您送府上……”
林元魁面不改色,心里却乐开了花,行,这小子行,不吃独食!
转念又想,对呀!傅杰这些年可没少敛财,他家好东西肯定不少,自己被破获失踪案兴奋的冲昏了脑子,竟然忘了这一茬。
想想也没错,毕竟先有名,后有利。
现在想下手也晚了,还是保住这边吧,还好姓唐的懂事,就这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