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收拾他之前,老十四虽无亲王爵位,也是先帝特许黄马褂,用亲王仪仗的“大将军王”,更是年羹尧之前手握西北兵权的实权人物。
皇帝要是能答应,自己都不用等孩子长大,直接加快进程,想想自己垂帘听政的可能性吧。
“沈氏!!”
“噔。”
太后自然听得出眉庄话里的意思,手中茶杯重重一放。
眼神再次由晴转阴,直射眉庄,语气冷冽,连惠妃都不叫了。
“娘娘,皇上不可能答应这些条件,您这和逼皇上退位有何区别?”
“其实太后娘娘要的不过是母家体面和十四爷的安全,太后娘娘不如听臣妾一言,不妨换个思路。”
对太后的脸色,眉庄视若无睹,也不再和太后绕圈子。
连水都不方便喝,赶紧结束,不在这磨口水。
太后眼神微动,身体往后面腰枕上一靠,眼神微抬,防备的姿态示意眉庄。
‘有何高见?说。’
“娘娘,内务府离皇权再近,说到底做的也不过是些伺候皇家的活计,与其执着于乌雅氏的复位,不如让乌雅家的子孙正经入仕为官。”
“让他们凭真才实学站稳脚跟。怎么都比让人在背后指着脊梁骨说靠女人上位,体面又风光。”
“说得轻巧,你只有这些正确的废话吗?”
这个道理是古往今来,所有勋贵家族都明白的,但真正落实却少有人能做到。如果只是安排进官场,对太后来说自然是举手之劳。
但太后需要的体面,最起码也要能上朝有部分实权的地位,否则也不过是换个方式依赖皇权。
需要的是人才。
对太后不屑的语气,眉庄不慌不忙,十分淡定的从自己衣袖中抽出一张字条递给太后。
乌雅兆惠,满洲正白旗,佛标之子,生于康熙四十八年,年仅十五岁,自幼聪颖,精通骑射。
“正白旗?这个名字哀家似乎听过?”
太后眉头微皱,接过字条细看,眼中闪过一丝思索。
太后娘家原是满洲正黄旗包衣,因生育有功,被先帝抬旗,抬的也是正黄旗包衣,这关系说近不近,说远不远,而且这年纪太小。
太后自然想找个能立刻上位的,但眉庄自己有自己的打算。
除了兆惠后世收服新疆,荡平准格尔的屡屡战功外,这年纪太后嫌不能立刻担当重任,眉庄却觉得再好不过,毕竟兆惠的正式开挂之路,可是乾隆年间。
而且这么不远不近的关系,才好操作。
眉庄再次从袖中抽出一张纸条,上面是两个人名。
晏明漪,晏瑾之的长女,眉庄晏家表妹,
富苏里·乌西哈,眉庄另一个表妹,沈自山妹妹嫁去富察氏旁支,生下的女儿,年方十四。富苏里是富察氏变体加之女后缀。
“内务府御膳房乌雅一族虽被皇上清算,但皇上还是想着娘娘的,接着就升了另一支乌雅家的人。”
“娘娘觉得耳熟,也许是皇上曾提及过,此人文武双全,若能栽培,必成栋梁之才。不过这支和娘娘虽然同姓同族,显然远了些。”
“若是娘娘同族的侄孙,娶了臣妾的表妹,娘娘不用担心日后扶持起来与自己不亲近,臣妾与娘娘也能更添亲近。”
“若是皇上开恩,娘娘做主,赐一个好姻缘。与他,与娘娘,与皇上,与臣妾,岂不是四方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