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陈大人的病越来越实在,崔清漪的大名也在朝堂之上传了开来。
官员们看着满脸褶子的崔相,只觉得崔相短短几日竟老了许多。
反观太后的娘家周家几人却是红光满面,当初周砚修因为和家族政见不合,加上明氏之死一怒之下求了陛下下放到了东平县去做个小县令。
周家早就放弃这个长子,选择培养家族中其他的小辈。
可从去年开始,周砚修先是牵头进行了司法刑狱的改革,如今活跃在大晋各地传播仵作验尸手段的王小钱就是他一手提拔上来的。
今年更是不得了,他治下百姓发现并进献了新粮种更是大大的功劳。
周家人可不就又支棱起来了。
等着下朝后,周大人也就是太后娘娘的亲弟弟迫不及待的到了后宫,张口便和太后姐姐抱怨:
“这砚修还是一根筋,编纂仵作笔记带上一个王小钱就算了,发现新粮种这样大的功劳,竟还带上一个妇人,简直愚不可及。”
乡主的封号虽不如县主郡主名头高,但到底占了一份功劳。
太后瞧着自家没脑子的亲弟弟,缓缓舒了口气才道:“那土豆是人家发现的,功劳自然有她的一半,你当如何?”
周大人理所当然道:“识趣的话给点银子打发了,不识趣便直接处理了,这还用问?”
话音一落,满宫肃静,宫人们下意识放轻了手脚。
太后头疼的扶了扶额,只觉得自家祖坟怕是真的出了问题,否则怎么出了这么个蠢货。
“你别乱来,砚修的性子做不出这样的事来。”
事已至此,周大人觉得自己又不蠢,才不去做那种多此一举的事,他眼珠一转便说起了别的事来:“砚修开春便能回京了吧,我想着这明氏已经去了好些年,便给砚修选了一些名门贵女,太后您给掌掌眼。”
太后真是要气死了:“砚修的婚事你不要插手,当初他为什么离开京城你又不是不清楚,你要还想要这个儿子,便别再自作主张,赶紧的回去也叫你那好夫人也别起坏心思,别以为上面没有婆母便没人能收拾得了她。”
周大人乘兴而来败兴而归,不光自己挨了骂,自家夫人在家也被 太后派来的嬷嬷狠狠一顿骂。
但他仍旧没放弃在周砚修的婚事上下功夫。
等着朝廷的旨意快马加鞭送到东平县,已经快过年了,守着崔家宅子的官差肉眼可见的圆了一圈。
至于在此地兴风作浪的袁氏梅氏,因为打听不到崔清漪到底惹了什么事被县衙看押了,姑嫂两人便想出了个馊主意,带着人跑到鸿雁茶楼去撬锁,要将茶楼卖出去,掌柜的和蒋家班等人闻讯赶来阻止,竟被梅氏手下的悍从打伤了。
这事儿一出,周武直接带人将袁氏梅氏和其一干人等全部捉拿下狱。
梅氏进了大牢还不安分,撺掇着袁氏日日在牢里大闹,说官府是看上了鸿雁茶楼,打算谋财害命。
这女人实在闹腾,牢头不堪其扰将两人分开关押才好上一些。
这一次崔清漪是直接在东平县的县衙接的旨,东平乡主这个封号一出,外面看着的百姓顿时炸了锅。
谁能想到了,他们东平县还有出个朝廷亲封的乡主的时候。
崔清漪瞧着加盖了皇家玺印和崔家家主亲笔签字的文书,一时之间更是百感交集,这一路虽辛苦至极,但好在结果并不太差。
宣旨的礼部官员将圣旨交给崔清漪时又多说了几句,“乡主,您与崔家断亲的旨意不日便可传遍清河上下,您也可安心了。
等以后土豆种满了大晋,您此生也可高枕无忧。”
崔清漪人生中第一次心甘情愿的朝着供桌磕了头。
等着宣旨的人被安排去了驿站休息,周砚修单独和崔清漪说话,这一次面对崔清漪周砚修态度平和了许多,
“以后东平县便是你的食邑,有了乡主的封号在,今后只要你不想着为非作歹,自可安稳一生。
本官即将回京赴任,便多嘴劝上乡主一句,“与其今后被人摆布命运,有些事还是尽早定下为好。”
周砚修的话点到即止,崔清漪直到出了大门才恍然大悟这人这句莫名其妙的话是怎么回事。
崔清漪在心底叹了口气,看来她这个乡主的婚事也要尽快提上议程了。
皇家不是小气的除了东平乡主这个封号,一并赏赐的还有金子,银子,金银器皿,牌匾和宅子。
宅子周砚修带着礼部官员挑了又挑,选了靠近东山,归在官府名下的一座四进的宅院,经过礼部官员收拾后便可入住了。
届时礼部还要在这座宅子里主持东平乡主的册封礼。
崔清漪虽不舍槐花巷的宅子,但如今事情已然走到了这个地步,她也没别的可选,只能老老实实的等着礼部的安排。
袁氏和梅氏好不容易被从牢里放出来,就听见崔清漪竟然成了东平乡主,还没高兴呢就又得知,人家求了皇帝陛下彻底和崔氏分割了。
如今圣旨昭告天下,便是崔氏主家也不敢和乡主攀关系。
这么大的好事,袁氏哪里肯放过,当即就要上槐花巷去闹,结果被崔家来的人及时挡住了,”夫人,老爷说了您若是再不知好歹的找乡主的麻烦,他便给您一纸休书回娘家去。”
梅氏平日里没少撺掇自己这个小姑子惹麻烦,此刻一听小姑子竟要被休回娘家哪里肯,忙甩着帕子扭着腰带着自己的人先跑了。
袁氏一看没人可靠,这才不情不愿 的坐上了马车回临水。
等回了临水才知道崔清漪将事情闹得有多大,面对崔氏主家来人,袁氏抖得跟中风了似的,”她怎么敢的,那死丫头怎么敢的。”
崔锦和崔氏主家的人都以为袁氏指的是崔清漪请了圣旨和崔氏断亲的事,谁知下一秒袁氏就声嘶力竭道:“那样的好东西,若是给文旭,我儿这辈子都不用愁了啊,死丫头简直畜牲不如。”
得了,主家的人也不想和这一家子蠢货多打交道,扔下一纸文书:“崔老爷,以后好自为之吧。”
崔锦捡起文书一看,登时撅了过去,他们被主家除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