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犹抱琵琶半遮面,千呼万唤始出来。
在众人殷切的期盼中,洋人商队终于在一日的清晨抵达了东平县海湾码头。
在这之前,从大晋各处来的商队都已经在官府的安排下选好了自己的货栈,带来的货物也都摆在了货柜上,只不过大多数商户的货物都还蒙着布,彼此之间并没出现交易行为。
崔清漪出去逛了一圈就知道,这些商队都等着洋人呢,自己人之间的交易怕是要等到互市快结束才行。
有了上一次的经验,又有官府官兵守卫站岗,这一次虽然也有不少百姓跑去围观,但整体上还是比较井然有序的。
商人们的目光更多落在洋人拉着的一车车货物上。
因着这几日不管是对东平县还是崔清漪蒟蒻来讲都是比较关键的几日,女学就暂时放了假,孩子们也能趁此机会出来看看热闹。
崔清漪和蒟蒻混在人群里,第一眼就瞧见了走在最前面的菲利,这人的精气神看着和上次见面的时候截然不同,金色卷曲的长发似乎更加耀眼,整个人明媚的完全不像是在海上漂了大半年的人。
菲利作为洋人商队的负责人,要先去县衙和周砚修会面交上国书,至于他的商队就留在集市上整理货物。
崔清漪看着菲利跟着县衙的人走远就转回了目光,她更感兴趣菲利的商队这一次又带来了什么好东西。
只可惜货物都包裹的十分紧实,从外面也看不出什么端倪。
集市会在第二天开始
许是有了正式合作的缘故,这一次的洋人的商队显得从容许多,有不少金发碧眼的人结伴到了县城内游玩。
这些人不缺银子,只要是看见新鲜新奇的玩意都要花钱买上一点,大概天下的生意人都一样,即使大家语言不通,只要你想买我的东西,那哪怕连比带划大家最终都能完成交易。
城内的酒楼也迎来了不少的客流,洋人们显然对大晋的菜色很是好奇,也不管自己吃不吃的惯,呼呼就是一顿点。
桌子上几乎快摆不下了,小二一边上菜还一边十分贴心的为异国来的客人展示筷子的用法,你就看那人高马大的外国人,梗梗着脖子学习如何使用筷子是不是很有画面感。
崔清漪看够了热闹便回了城外的茶楼。
茶楼外照旧遮挡着围布,好在没有官府人员以有碍观瞻为由要求崔清漪撤掉围布 ,她就是想在开业前再制造那么一点神秘感。
和街上的喧闹不同,茶楼里虽也是人来人往,但大家井然有序手底下都在忙着各自的活计,没有一个偷懒的,崔清漪看的十分满意。
茶楼竣工后,崔清漪已经在槐花巷找了好几位婶子大娘的过来打扫过。
这些人都是干活的老手,加上崔清漪给的工钱不低,大家也都干的更加卖力,结束后本就崭新的茶楼可以说是窗明几净,纤尘不染。
等着茶楼的员工进场,也就是打扫些细节外加整体的布置。
她拍拍手示意众人看过来:“大家今日再辛苦辛苦,等后日茶楼正式开业,我给大家每人包个大红封。”
众人一听,脸上都露出了激动的笑。
之前早就听过崔掌柜是个厚道人,在县里开办了女学教姑娘们学本事,没想到就是做生意也这么大气,他们本就是有工钱拿的还能有红封。
杨梅率先带头鼓掌,“谢谢掌柜的,掌柜的真好,我们一定会好好干活的。”
杨梅就是那位让自家哥哥来走后门的姑娘,起初崔清漪是有些担心这个姑娘年纪小仗着自己哥哥在县衙做官差就目中无人,可没想到观察了几日,发现这姑娘是真的不错,干活干净麻利又细致,难得的是性子极好,对一起的姑娘们都颇为照顾。
崔清漪本来就有计划观察几日后在这些人中间选个带头的,今后也好帮着她管理茶楼。
其他人也都不错,但在崔清漪看来缺少了一点主动性,当然这种主动性有些人是骨子里带的,有些人就是需要后天培养,崔清漪一点也不着急。
目前的情况大家只要能做到勤快听话,崔清漪就感觉十分满意了。
第二日集市开市,崔清漪坐在茶馆的二楼,亲眼瞧见了一场由官府主办的开市仪式。
周砚修绯色官服加身,长身玉立显得器宇轩昂,权贵之家浸淫出的气势就连身旁站着一头金色卷发的菲利也毫不逊色。
双方在商队和百姓们的见证下交换了加盖国玺的文书,又由周砚修宣布了十几条有关集市的律法条文。
之后供桌上摆上三牲祭品,周砚修三香祭天,念了一段祭词仪式就算完成了。
紧接着这方天地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城楼之上街头巷尾,士兵们整齐划一,山呼陛下万岁,呐喊声中就连崔清漪都只觉得心潮澎湃。
她在这异世第一次真正见识到了大国的盛世气象。
很显然这番景象也给了这帮洋人不少震撼,一帮人前顾后盼,嘴巴张张合合讨论的十分激烈。
等着所有仪式完成,随着一声清脆的锣响,集市正式开始,接下来来就是商人们的天堂。
这一天崔清漪没再出去凑热闹,原因是茶楼里正在进行蒋家班最后一次彩排。
越是临近茶楼开业,蒋百灵这心里就越是紧张,她甚至感觉自己比崔清漪这个掌柜的都紧张。
明明是在做着自己最擅长的事情,但蒋百灵却总是不由自主的在心里想若是明日登台表演出了岔子怎么办。
她的人在台上会不会忘词了,会不会摔了,戏服背后的靠旗会不会扎到人,还有若是有客人不喜欢她们的戏该怎么办?
反观毛琳就没有这种烦恼,只不过排练了几日她就完全掌握了皮影戏的操作方法,就连她的小助手毛丫也能熟练跟着毛琳的唱词操作皮影人,娘俩配合起来可谓是天衣无缝。
两相对比下来,毛琳的心理素质超过蒋百灵不知道多少。
从这点也能看出来,毛琳之前所处的环境肯定不简单,见惯了大场面的人自然不会被这点小场面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