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周砚修派人给崔清漪送来了一百两银子当做是秦姑姑这段时间的食宿费。
崔清漪想着用不了这么多的,但想起秦姑姑来时身上的穿戴,又想起今日周砚修派人送来的秦姑姑的衣物便明白了
反正就是秦姑姑住在她这里的这段时间,吃的喝的全用最好的就是了呗。
崔清漪打定主意将秦姑姑当做娇客对待,没想到秦姑姑自己却将当女先生教孩子们识字这事儿当了真。
她认真询问了崔清漪学堂里孩子们的年龄和基本情况,没几日就带着自己写的教学计划给崔清漪看。
“我看你和蒟蒻都有写这个什么教学计划,我也按照自己的想法写了一份,你看看行不行,有不合适的地方我再去改。”
崔清漪诧异,接过来认真翻看。
这一看着实有些佩服秦姑姑了,这份教学计划写的认真仔细,女学里每个孩子都记录在案,秦姑姑还按照每个孩子的年龄进度有不同的安排,哪个阶段需要什么样的教材也说得明明白白。
崔清漪觉得若是让自己来写怕是也写不了这么精细,毕竟前世学校里的教学都是有固定的教材和计划的,可这个时代的教学却很难找到可以对照的东西。
秦姑姑这份计划一看就是用心了的,这倒是难得。
难道她还真的一不小心淘到宝了。
反正秦姑姑就这么在崔家住了下来,除了开始几天因为家里突然多了一个人有些不适应之外,崔清漪和蒟蒻觉得生活好像没有什么太大的不同。
哦,其实还是有些不同的。
秦姑姑毕竟年长许多,就好像这家里突然多了个大人,总归是有些不同的。
就比如,旺财因为怀崽吃的太多被秦姑姑限制了饮食。
“这狗怀崽和人是一样的,吃的太多补的太过崽子太大一样会难产,别以为它身体好就没问题。
从今儿起我看着你们,不许再给它乱吃东西了。”
这个崔清漪和蒟蒻是真的疏忽了,她们看旺财胃口好就多喂了些。
……
秦姑姑本名秦素,是周砚修母亲的贴身丫鬟,周母病逝后便一直跟在周砚修身边,从京城到了东平县一待就是好几年。
但是周砚修性子清冷,他对母亲身边留下的老人是敬重有加却亲近不足,秦姑姑算是被周砚修荣养的。
可她毕竟今年才四十来岁,起初也是抱着今后帮忙照顾府里的小主子来的,可明氏病逝好几年周砚修也没续娶,至今膝下没个一儿半女的。
秦姑姑等了一年两年又三年,实在是等不住了。
周砚修府上清静,有时候忙着外面的公事一两月不着家也是有的。秦姑姑真的算是一个人守着个空荡荡的府邸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这次也是凑巧,周武因为惦记着旺财的崽子经常自告奋勇去衙后巷巡逻,看到崔氏女学贴的告示便随口和人闲话被秦姑姑听到了。
她瞅了瞅偌大的府邸,再看看日复一日连个媳妇也找不上的周砚修以及他身边一群没用的大男人,突然就起了出去看看的想法。
秦姑姑是个爽利的性子,心里有了这个想法就立即付诸行动,就连周砚修都没告知直接找去了崔家。
至于说做女先生,秦姑姑自小跟着周砚修的母亲读书,算是丫鬟也是伴读,可是实实在在读了好多年书的。
学识和见识上都不俗,完全符合女学找先生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