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幕有种莫名的神圣感。
李苗接过针线笸箩,郑重的点了点头。
这些日子家中爹娘和奶奶的矛盾她都看在眼里,也明白了若不是娘亲坚持她是绝不可能有机会来到崔家的。
拜师结束之后,李苗就正式留在崔家开始学习了。
蒟蒻嘱咐齐圆作为师姐要给新来的小师妹做好榜样,所以齐圆今天学习的更加认真,也会主动替李苗解释不懂的地方。
两个小姐妹相处的很愉快。
李家的李苗也去了崔家学女红的事情很快传遍了整个槐花巷。
安静了一个冬天终于有了新鲜事可以八卦的妇人们很快聚在一起。
“哎,这秀才闺女是比咱们厉害哈,你看人家不声不响就和崔家的人搭上关系了。”
“可不就是,我看着李苗那丫头从崔家出来带不少东西。”
有人奇怪,“还有东西拿?”
“可不就是我看的真真的。”
“哎,那敢情好,要不我也让我家两个丫头去学。”
人性里本身就有从众性和趋利性,之前李嫂子频繁往崔家去的时候就有人在心里犯嘀咕,如今看李苗竟然真的去了崔家就更是要多想。
大家或许并不清楚崔家教的女红和别人家到底有什么不一样,但若是没好处,李家媳妇能削尖了脑袋把闺女往崔家送。
看大家说着说着竟真的都要把闺女往崔家送,有那没有闺女的甚至拍着大腿觉得自己吃亏了。
眼看着众人再说下去就要当场跑到崔家去,有和李嫂子还算熟识的人急忙出声打断:
“我听李嫂子说,去崔家学女红一年要交十两银子的束脩,逢年过节还得给送礼。”
话音刚刚落地,妇人中齐刷刷抽了口气,“什么!什么不得了的东西一年要十两银子,有十两银子够全家一年的嚼用了。”
“嘶,可不就是,抢钱呢这不是!”
“李嫂子也是钱多烧的慌,一个丫头片子将来长大也是要嫁出去的,什么金贵命一年花十两银子。”
短短两个瞬间,妇人午后闲话的功夫就将这人间百态体现的淋漓尽致。
因为李苗的进度比较慢,所以蒟蒻安排她每天都上课,直到能勉强跟上齐圆的进度再调整成隔天一次。
李苗在崔家过的很开心,她每天都会跟李嫂子分享今天师傅讲了什么,吃到了什么好吃的点心,还有崔姑姑说她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李苗没能完全理解这句话,但很确定她被崔姑姑夸了。
虽然是在崔家学习,但崔姑姑除了会经常招呼她和小圆吃点心之外并不多理会她们学习的事情。
也正因为这样,能得到她的一句夸奖,让李苗高兴了一整天。
回到家,李嫂子拉着李苗询问,“这两天有没有人去崔家拜师?”
李苗利落的摇了摇头,“没啊,没见有人来。”
李嫂子:“知道了,去做你的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