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清漪伸手捏了捏她的脸笑道:“我们蒟蒻如今可不得了,做了女夫子还有束脩拿,说不得今后姑娘我就得靠咱们蒟蒻养活了。”
蒟蒻闻言咧开嘴露出一口整齐的大白牙,十分大方的将银子放到崔清漪面前,举手做发誓状:“姑娘放心,我以后一定会更努力挣银子的,等明年咱们将柴房里全都堆上木炭。”
崔清漪:“哈哈哈好,那姑娘我就等着享福我们蒟蒻的福了。”
至于墨香书斋的分成,齐墨轩赶在除夕的前一天才送过来。
像如今因着读书人的地位高,连带着书本笔墨纸砚的价格也居高不下,虽说才三个月但齐墨轩送过来的分成也足足有二百多两,这在崔清漪看来已经算是暴利了。
看着眼前白花花的银锭子,崔清漪不禁期待起年后七星书斋的表现。
七星书斋可是遍布清河郡的书肆,她的青天记若是能在七星书斋的运作下打开市场,不说赶上清风公子,就是能够到清风公子的一半,那她也赚大发了。
看在银子的份上,崔清漪暗暗发誓等年后一定发奋图强,争取多写几本。
另一边齐墨轩也和范娘子坐在一起盘账。
齐墨轩拨着算盘,范慧在一边数银子,数着数着夫妻两个眼神是越来越亮。
范慧觉得自己手都有些哆嗦了,往年她们书肆也赚银子,但和今年比起来还真是小巫见大巫。
“不就是个话本子,怎么就这么赚钱?”范慧表示自己看不懂。
齐墨轩长舒了口气,他现在才真正理解七星书斋为什么要费那么大劲儿将清风公子的书都弄成独家,不愧是世代经商的北家,人家这脑子转的就是快。
齐墨轩叮嘱范慧:“以后和崔家的接触要更用心,你也要常和崔家走动。”
听到丈夫的叮嘱,范慧郑重的点了点头:“这还用你说,就冲着咱们小圆我也会用心的。”
齐墨轩这里高高兴兴的,七星书斋赵掌柜这里日子却不太好过。
前些日子他将青天记上册和中册让人快马加鞭送去了清河城,然后就一直安静的等着主家的回信。
他很看好青天记的潜力,也笃定若是由他们七星书斋运作,青天记是很有可能达到清风公子的高度。
大爷眼光独到,也一定能看到青天记的潜力。
但是这种笃定在越来越长的等待中开始变得不确定,赵掌柜不自觉开始胡思乱想。
是不是送信的人在路上遇到什么突发事件被耽搁,青天记还未送到大爷手里?
又可能书已经送到了,但大爷并没当回事或者大爷并不觉得青天记有什么独到之处?
更有甚者是不是清河城里有人不想他出头?
越是想就越是煎熬。
若不是主家那边没喊他回去,赵掌柜都想自己亲自回去问问。
最起码站在大爷跟前,死也死个明白。
清河城,北家大宅。
因着路上下了大雪,从东平县出发的信使在路上耽搁了两日。眼看着新年将近若是不能将东西及时送回府中恐怕耽搁了赵掌柜的大事。
他们这些被派去跟着掌柜的的人,今后的荣辱富贵都和掌柜们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