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和,本王不知道为什么,每一次见到你这小子,总觉得我们早就该认识了一样,这一次出海,更是让本王觉得,你天生就应该站在这大船之上。”
三百条铁船浩浩荡荡的沿着既定的海路南下,这个时候还在大明的海域范围内,自然不需要拿海图出来,士兵们正常行船警戒就行。
离朱棣最近的一些铁船上,载着的是朱标特意安排过来的两千明新军,就是当初唐仨仁训练出来的那三千新式火器军,三年前这三千明新军一团二团从南征回应天后,老朱可是眼馋得紧。
最终朱标出面,明新军特属太子东宫属下,然后老朱这才没有打这支明新军的主意,后来明新军经过几次扩招,也不过到了八千人之数,领军的将军一直挂着唐仨仁。
这一次朱棣出海,朱标特意跟唐仨仁说了,安排了两千人过来给朱棣,也算是一种极其的看重了。
唐和闻言,微微一笑,拱手道:“殿下谬赞了,唐和不过是乡野匹夫,能得殿下青睐,已是万分荣幸。”
十岁的唐和能够说出这番话来,确实不容易了,显然这小子跟着唐仨仁学到了不少的东西,可惜李景隆那小子这一次没办法跟着过来,不然就完美了,朱棣哈哈一笑,道:“本王可是听说,咱们大明海军能够在三年内建起这样的规模,你小子可是出了不小的力,这样的功劳,十岁娃娃历史上可没人能做到的。”
唐和嘿嘿笑了,到底是少年心性,露出了几许意气风发:“殿下过奖了,唐和不过是跟着师父学了一些皮毛,大明海军能有今日,全赖殿下与诸位大人们运筹帷幄,唐和不敢居功。”
朱棣闻言,更是对唐和多了几分欣赏,这孩子不仅聪明,还懂得谦逊,将来必成大器,笑道:“好小子,有前途,这次出海回去后,本王让父皇给你封个爵位啥的。”
唐和心中一喜,连忙谢恩,脸上却是不敢有丝毫的喜色,道:“多谢殿下,唐和定当竭尽全力,不负殿下厚望。”
朱棣哈哈一笑,道:“好小子,本王可是等着那一天。”
海上行船,最是无聊,
朱棣便和唐和一起听听一些老水手(其实就是以前的老海盗)讲讲海上的趣事,也好打发时间。
这次出海按照老朱的想法,算是先去探探路的,为下一步的远航积累经验。海风轻拂,阳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仿佛无数的钻石在跳跃。老水手们围坐在一起,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眼中闪烁着对大海的无尽眷恋。
“你们知道吗?”一个满脸皱纹的老水手开始讲述,“在南海深处,有一个神秘的岛屿,岛上生长着一种奇异的植物,传说吃了它的果实可以延年益寿。”
很多故事还真就只是故事,朱棣和唐和听得津津有味,好奇是人的天性,更何况说到底唐和今年不过十岁,朱棣也还没到二十岁,所以才会忍不住问道:“那你们有没有亲自去过那个岛屿?”
老水手笑了笑,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去过的人很少,但确实有人见过那神奇的植物。不过,那岛屿周围暗礁密布,海流诡异,稍有不慎就会船毁人亡。”
朱棣稍微反应过来就是一阵好笑,唐仨仁早跟他说过,世上从来没有所谓的“神药”,真要说最厉害的医术,全都在大明,唐和接着问道:“那你们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安全抵达那里?”
“办法嘛,我们也没有。”老水手神秘地眨了眨眼,“不过运气好的话,或许能够遇到那一片海域。”
唐和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同时将海图拿了出来看了看,朱棣只是微微一笑,并没有将这件事情放在心上。
随着航行的继续,十来天之后,朱棣和唐和逐渐习惯了海上生活。他们学会了如何在甲板上稳稳站立,如何辨识风向和海流,甚至在老水手的指导下,开始学习一些海上战斗的基本技能——虽然大明现在的新式火器强得一批,但近身格斗之类的还是需要学习,接舷战了解一下。
“殿下,前面发现一处海峡,算算距离和时间,应该是仁侯所说的那处需要我们派人驻守的地方了”
大船前行,经过这片连接印度洋与南海的狭窄水域,这片水域见证了无数历史的风云变幻。阳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仿佛撒下了一层金色的薄纱。海鸥在天空中盘旋,发出清脆的叫声,仿佛在诉说着这片海域的古老故事。
偶有小巧的渔船穿梭其间,沿岸这个时候还只是村子,那什么马六甲城、乔治市和新加坡都是后面才出现的,这么说吧,如果没有这马六甲海峡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根本就不可能有后面的新加坡等好地方了。
“以后,这里就叫朱棣海峡了!”
朱棣想到唐仨仁跟他说过的一些话,果断的说出这番话来,没错,以后,这里不会有马六甲海峡,只会有一个朱棣海峡了,附近也只会出现朱棣城。
“寻处海滩上岸也不知道这附近的小地方有没有煤这种东西”
沿途经过南洋一带不是没有想过上岸看看,只不过朱棣想的是先寻到唐仨仁交待过必须寻着的这处海峡再说。
三百多条铁船过来,把沿线海边的一些小地方之人吓得瑟瑟发抖中,朱棣站在船头,目光坚定地凝视着前方。
船队缓缓驶入海峡,战士们让蒸汽机船速度放慢,确保船只在狭窄的水道中能够安全通过。朱棣的目光在海图上反复审视,文职认真的记录着每一个安全的位置。
在经过半日的航行后,船队终于抵达了海峡的另一端。朱棣站在甲板上,眺望着远方的海洋,心中充满了成就感。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航行,更是大明帝国向世界展示实力的开始。
朱棣并没有急于上岸。他知道,这片土地上或许隐藏着未知的危险。他决定先派遣一支小分队上岸探查,确保一切安全后再做进一步的行动。战士们纷纷忙碌起来,准备着登陆的物资和装备。
“好大好多的船?这是哪个强大的帝国派出来的船队?那些士兵居然没有穿甲,能够造出这么大的船,居然没有衣甲?”
当地的土着小国显然早就发现了这支恐怖的船队。
“那旗帜,是汉人的,是我们汉家王朝的!”
大宋来亡到现在有一百来年了,当时无数的汉人逃往南洋这边,正好,“朱棣海峡”这边也就有了不少汉人的后裔,他们不知道,那鞑子建立的元已经被汉人重新夺回来了,如果知道,一定会想着法子回去的。
船队缓缓驶近,巨大的帆影遮蔽了阳光,投下一片阴影。土着小国的居民们惊恐地聚集在岸边,他们从未见过如此庞大的舰队,心中充满了不安与好奇。
“看那船头的龙纹,那是我们汉家的标志!”一位年长的土着人指着船队中最大的一艘船,激动地说道。他的眼中闪烁着对故土的怀念,尽管他从未踏足过那片遥远的土地。
“他们为何而来?”年轻的土着人不安地问道。他们的小国虽然资源丰富,但军事力量薄弱,面对如此强大的船队,他们几乎无法抵抗。
“他们会不会是是来接我们这些汉人回去的?”虽然他们说的汉话已经有些蹩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