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是,孤星a这颗行星的情况。
孤星a按照人类文明的标准,基本处于星系内宜居带的边缘位置。
这是一颗具有较厚重大气的固态行星。
从宇宙中望去,孤星a表面常年笼罩着厚重的云雾,平均气压大概是人类母星地球的十倍。
直径大约是地球的15倍,质量大概是地球的12倍。
孤星a表面也存在海洋,大概占据了孤星a表面百分之五十,
剩下百分之五十,则是两块互相孤立的陆地。
这两块陆地,几乎是分别在孤星a表面的对立两侧,陆地没有任何连接,
最近距离的地方,都相隔数千公里。
陆地上,看不到植物,也看不到任何动物,死寂而荒芜。
两块大陆,都被一层厚重的火山岩所覆盖,星球上,还遍布着大大小小,已经冷却了,停止喷发的一些死火山。
如果除开海洋和大气的话,孤星a整体看起来,可能有些像太阳系内的火星。
而如果只是这样的话,孤星a似乎就只是一个看起来条件比较得天独厚的无生命星球。
不过,
在近距离的,智能机械的详细搜寻和勘查中,
人们还获得了关于孤星a的更多一些信息。
首先,
即便是此刻看起来死寂荒芜的孤星a,实际上也不是一个完全无生命星球。
使者号派出的大量智能机械,在孤星a海洋深处,找到了一些生命的存在。
这些生命虽然大部分都是一些生命结构较简单,较原始的,类单细胞生物,
但却明显还有少数,生命力较为顽强的,一些生命形式更复杂一些的生物。
并且,在这种生命更复杂一些生物和大部分类单细胞生物之间,存在明显的演化断层。
也就是说,孤星a表面的生命情况,并不符合一个恰好处于原始生命演化阶段的生命星球的情况。
更像是,在孤星a表面,曾经有演化出复杂生命,只是出于某种原因,被大范围灭绝了。
残存下来的这些生命,才会出现对不上演化过程的情况。
然后,
人类文明此刻也找到了驱使孤星a表面基本变成了一颗死星的原因。
在孤星a的两块陆地的边缘,分别遭受了两颗大质量小行星的撞击。
这可能是直接导致孤星a表面被冷却后的火山熔岩完全覆盖的原因。
最后,
智能机械自然也发觉了冷却的火山熔岩之下,孤星a此刻地表之下的一些情况。
在厚重的,可以达到数十米,乃至数百米的冷却火山熔岩下,
人们发现了,一个文明曾经存在的痕迹。
由于对孤星a造成重创的灾难实在是过于剧烈,
即便是人们在发现熔岩下的曾经文明痕迹存在的情况下,
派出了更多的智能机械,专注于对这个孤星a表面存在过文明的存在痕迹进行搜寻,
对于这个曾经存在于孤星a表面的未知文明,
人们依旧没有能够掌握更多的信息,甚至连这个文明叫什么都不知道,
也没有找到这个文明能够显露出一些信息和特征的造物。
到这一步,
使者号对于孤星星系的探查,已经掌握了很多信息,但似乎又僵持住了。
……
为此,使者号上,此次探查任务的核心参与者,
秦裕,社哲所负责人,各研究员再坐在了一起,就这件事进行讨论和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