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九章 神农计划(五)
虽然除掉科研团队的开销,农场每年还可以挣下二十多万,但是这二十多万完全不够研究开销。隆教授带领杂交水稻研究团队,每年的人工薪资和研究费用每年差不多需要七十多万,除掉农场自己创造的收益,至少需要填进去五十万。
四九城城郊的杂交小麦的试验田农场和湘省的杂交水稻实验农场花销还要大一些。主要是每年花费在人工开支和水利建设的花费要大一些,每年的开销要多了差不多十万。并且收入也要少了十多万,这样一进一出,每年花费在杂交小麦的实验农场每年需要填进去七十多万。
这样整个神农计划的两个实验农场,每年花费需要一百二十多万。这一百二十多万由湘省财政,四九城财政和轧钢厂财务处分摊,每个单位每年需要支持四十多万。这笔钱对于个人来说很多,但是无论是轧钢厂还是四九城财政亦或是湘省财政都只是一笔小钱。
有了湘省政府和四九城政府的协助,轧钢厂的牛大纲很快就把隆教授团队和振教授团队的工作关系调到了轧钢厂。直接入职轧钢厂技术二处,这个技术二处就是为了神农计划成立的,这个处长由贾东旭兼任,隆教授和振教授直接挂正厅级的副处长。
因为有四九城市政府和湘省省政府的支持,,隆教授和振教授以及他们的研究团队不是借调到轧钢厂,而是直接把工作关系转到了轧钢厂。这样,隆教授和振教授以及他们的团队就成为了轧钢厂的工人,和他们的原单位已经没有了工作关系。
隆教授和振教授接到调令的时候也是一脸懵逼,让他们懵逼的原因有两个。第一个原因是这次他们被调走不是一个人被调走,而是整个团队都被调走。第二个原因就是这次调走他们的不是农业研究所,是轧钢厂。开始的时候隆教授和振教授都是不愿意调走的,直到他们的领导告诉他们轧钢厂调走他们主要是为了研究杂交小麦和杂交水稻。隆教授和振教授一听是深入研究杂交小麦和杂交水稻之后,都没有在意待遇就同意了入职轧钢厂。
等隆教授和振教授到达四九城之后,牛大纲和贾东旭联合会见了隆教授和振教授。牛大纲和贾东旭都充分肯定了隆教授和振教授的研究成果,并且直接承诺以后杂交小麦和杂交水稻的研究过程中无论需要多大的支持都可以直接说出来。贾东旭和牛大纲都表示只要隆教授和振教授提出要求,轧钢厂就会百分百支持。
同时贾东旭和牛大纲告诉隆教授和振教授轧钢厂已经联合四九城市政府成立了杂交小麦研究基地。一级试验田就在四九城郊区,并且为了方便管理,还成立了农场。同样轧钢厂联合湘省省政府成立了杂交水稻研究基地。一级实验田就在楚沩,同样成立了农场管理杂交水稻研究基地。
隆教授和振教授都是急性子,在收到贾东旭和牛大纲的承诺之后,直接就带着研究团队到了到了各自的研究基地。他们到达研究基地的时候,杂交小麦和杂交水稻的研究基地都还没有建成。隆教授和振教授就带着各自的研究团队参与了研究基地的建设,可以说杂交小麦和杂交水稻的研究基地每一处都浸染着隆教授和振教授及其研究团队的心血。
贾东旭和牛大纲看到神农计划已经进入正轨,也就没有在紧盯着杂交小麦和杂交水稻的研究进程。贾东旭和牛大纲是完全把研究工作和研究进度交给了隆教授和振教授,毕竟贾东旭和牛大纲都是外行,他们可不希望因为外行领导内行导致神农计划失败。
神农计划失败导致损失的也就几百万,这点钱三家分摊,每家才一百多万,这点钱不算什么。神农计划失败让人难以接受的是变相的验证了杂交水稻和杂交小麦的不可行,这会对国家的粮食安全造成伤筋动骨的打击。所以无论是贾东旭还是牛大纲,亦或是其他人都不能接受神农计划失败,所以这些人都是从一开始就杜绝了外行领导内行导致神农计划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