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鲁台交付完后事,就将腰间的佩刀交到了自己大儿子的手中。
他知道此战必输。
大明也不会放过他。
朱棣也许会收容臣服他的其他部落,
但他阿鲁台绝对不可能!
他可是朱棣的眼中钉,肉中刺。
——必死无疑!
阿鲁台起身走出了帐篷内。
“父亲!!!”
三子呼喊。
……
朱棣的十万大军开赴到距离赛音山达不远的地方。
他传令三军,停止前进。
朱棣似乎并不着急,
他不打算急于进攻。
朱棣认为现在不是最好的进攻时机。
自己的大孙子还未有消息传回来,
张辅那里也还未达到鞑靼的王庭。
而且他们刚刚到赛音山达,本就有些疲惫。
此时就下令进攻,未免过于急躁,
不合兵法,也不合天时。
要想在此次,彻底地消灭阿鲁台,将阿鲁台部彻底灭亡。
那就要攥紧拳头,再将拳头收回来!
准备好,
——蓄意轰拳!
骑着马来到前方,朱棣拿出望远镜眺望远处的赛音山达。
他仔细地观察着敌军的动向。
还有他们的排兵布阵。
阿鲁台可是朱棣的老对手了,彼此对对方都很熟悉。
阿鲁台本人也是朱棣的手下败将。
但就是这样的手下败将,屡次三番不服大明。
这让朱棣对于阿鲁台,真是欲除之而后快。
此时的大明,因为朱棣的关系,是有着对于草原的主动战略的。
不似后面几个皇帝一样的放任不管。
也不似晚期的大明。纯纯摆烂。
朱棣有着自己的步骤和想法。
要知道,朱棣一死,到了后面几任皇帝,就任凭瓦剌也先发展,一统消灭了鞑靼和其余诸部。
直接一统蒙古,再造草原统一。
甚至还反过来掌握了朵颜三卫。
使得最后的也先,拥有了十分强大的军力。
自然,这跟后面的几个皇帝,坐视瓦剌发展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