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底,鞑靼使团进京。
距离柳朝明拿回鞑靼的议和书不过四月。
使团浩浩荡荡,由鞑靼大王子伊尔达尔带队,共计十二人。
柳朝明负责接待。
大王子伊尔达尔,与柳朝明是老相识。
当初柳朝明只身一人闯进鞑靼,便是在大王子伊尔达尔的撮合下,他才与鞑靼王签订议和书。
皇上携百官在鸿胪寺设宴接待使团。
柳朝明特别留意多坦,他在鞑靼竟然从未见过他。
多坦年轻,柳朝明问过年纪,他不过才19岁。
只是鞑靼人肤色较黑,多坦看起来比实际年纪要成熟很多。
柳朝明自问,就是这个人与大皇子勾结,打着他的旗号,向鞑靼略卖大胤的姑娘?
柳朝明还怀疑大王子是否与这些事有关,心底有疑问,看向大王子的眼中便略带审视。
酒桌上,伊尔达尔问,“这次进京,辅国公与我倒是多了几分生疏。”
伊尔达尔汉话说得非常好。
柳朝明弯弯嘴角,“我们汉人最讲仁义礼智信,就是不知大王子是否履行我们当初的约定,鞑靼王是否还记得我们签下的议和书?”
两个人低着头说话,声音不大,多坦端着酒盅凑过来,“辅国公,我是多坦,鞑靼二王子的儿子,见到你很高兴。”
柳朝明看了一眼伊尔达尔,向多坦回礼,“希望你在京城玩得开心,有什么需要你尽管告诉我。”
鞑靼王有二个儿子,大儿子叫伊尔达尔,二儿子叫阿尔斯兰,也就是多坦的父亲。
柳朝明在鞑靼时便知道,鞑靼王这两个儿子为了成为未来的鞑靼王,早就暗中较劲互相攻击。
并在对待大胤的态度上分歧很大,大王子伊尔达尔主和,二王子阿尔斯兰主战。
这次来京城,尽管是伊尔达尔带队,这十二个人肯定也是分成两派,多坦代表他父亲,蒙加肯定与多坦一派。
柳朝明喝下多坦敬的酒,冲他笑笑。
多坦说道,“我听说京城美食无数,我喜欢吃,还请辅国公多多介绍。”
柳朝明,“这好说,京城醉香楼在我名下,这几日你尽管去吃,算我请客。”
多坦非常高兴,“那我不客气,早就听说辅国公大方,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多坦汉话发音没有伊尔达尔好,不过他竟用了名不虚传这四个字,柳朝明深深看了他一眼。
“多坦,你汉话说得很好。”柳朝明不吝啬他的赞赏。
多坦开心地露出洁白的牙齿,“我喜欢中原,喜欢京城,唯一不好的地方是京城的春天风太大。”
柳朝明笑笑,“如今已是夏日,春天早就过去了,现在外面都是微风,并不大啊。”
多坦刚要说什么,止住话头,“你们先聊,我去看看其他人。”
盯着他的背影,柳朝明暗嘲,春天在牛家村伤了腿脚的人就是多坦,刚才他差点说漏嘴。
柳朝明转问大王子,“鞑靼春天的景色还好吗?”
大王子笑,“我没见过京城的春天,没法比较,不过草原的春天很美,一望无际都是绿色,辅国公有机会,欢迎你再来鞑靼。”
伊尔达尔笑得很真诚,柳朝明不觉得他会参与略卖大胤的姑娘,他在鞑靼那段日子,伊尔达尔在他心里,会是将来鞑靼有智的明君。
“二王子还好吗?”柳朝明问。
伊尔达尔笑不达眼底,“还是老样子,因为不能亲自来,便让多坦随我一道来看看大胤的风光。”
柳朝明,“多坦第一次来便对京城有这么多了解,看来他很喜欢大胤。“
伊尔达尔点点头,面色有些凝重。
“春天时,多坦在草原吗?”柳朝明直接问。
伊尔达尔想想,“倒是未见,听说他是去冬季牧场寻找麋鹿,回来时还伤了脚踝。”
伊尔达尔没有隐瞒,好奇地问柳朝明,“辅国公为什么这么问?”
柳朝明,“我还以为多坦春天在大胤,不然怎么知道京城风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