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哥和大小金拱着五个人上了山,可走的却不是邵云安和王石井平时走的那条路,三个孩子走的有些吃力。
邵云安询问虎哥能否驮着三个孩子,没想到虎哥竟然愿意。
就这样,虎哥驮着蒋沫熙和妮子,大金驮着王青,小金在前面撒欢地开道。
妮子小,一个人没法坐在没有鞍座的老虎身上,蒋沫熙抓着虎哥脖子后厚厚的毛,妮子坐在他身后搂着他的腰。
途中遇到许多的动物,有野兔、野鸡、狐狸,还有鹿群,孩子们很开心。
他们住在村子里,即便上山也很少能亲眼见到这么多的野生动物。
不过那些野生动物看到他们很不开心,各个四下撒丫子逃命。
但就是大金和小金都对它们没什么兴趣,似乎它们要前去的地方比这些野味更重要。
这一走就走进了深山密林中,邵云安从空间里拿出毯子裹住孩子,他自己拿出两件羽绒服。
王石井不觉得冷,他不要。
走到天早就黑得不见五指了,还没有到地方,邵云安把三个孩子送进了空间,他骑上了虎哥,他走不动了。
王石井没什么问题,和大金、小金走在前面。
此刻的邵云安早已分不清东南西北,他和王石井的手里各拿着一个应急灯。
应急灯亮的时候还把大金和小金吓了一跳,虎哥倒是挺淡定。
邵云安没问虎哥要带他们去哪,问了也白搭,虎哥又不会说话。反正都走到这里了也没法回头了。
“井哥,你先进空间吧,到了我再接你出来。”
“我不累。”
王石井是绝对不会丢下媳妇儿的。
邵云安就拿出水、苹果和面包给他垫肚子。三个孩子在空间里饿不着,邵云安暂时不管他们。
三只老虎一看到水马上就抗议了,虎哥甚至都不走了!
邵云安没办法,又不得不又拿出三瓶水和十几个苹果。很快吃喝完毕,虎哥再次前行。
林子里似乎升起了雾,又因为可能是晚上,所以只是一种错觉。
四周簌簌、沙沙的诡异声先不说,那些电影电视里觉得格外宁静的虫鸣在这种状态下只会让人心里发毛。
如果只有邵云安一个人,他是打死也不会来这种地方的!
王石井看到邵云安裹了裹羽绒服,问:“媳妇儿,冷不?”
邵云安摇头:“不冷,就觉得渗得慌。这里你来过吗?”
王石井:“没有。我以前上这座山最远也就是茶林那边。”
邵云安不由嘀咕:“虎哥到底是要带我们去哪?这都半夜了。小郭哥他们肯定等急了。”
王石井也只能说:“现在也没法返回去了。
走这么久了都没到估计是去什么神奇的地方吧。我们已经翻过一个山头了。”
邵云安惊了:“这么远了!虎哥这是要把我们拿去卖了吗!你肯定累了,休息会儿吧。”
王石井:“不累。这点路跟我打仗的时候走的路相比短多了。
打仗的时候几天几夜不能睡觉,精神还得绷紧,这不过是迈着脚走就是,不累。”
如果是刚结婚那会儿,邵云安听王石井说这些顶多唏嘘一下当兵的不易。现在听到,他就很心疼了。
邵云安道:“现在应该不会再有战争了吧,起码短时间内。”
王石井却道:“不好说。如果国家再这么穷下去,即便是代家的翼虎军和飞鹰军也很难再坚持下去。
没有军饷,粮食不够,吃顿肉都得自己想法子。吃不饱、穿不暖,又怎么能打得动仗。
这次要不是代小将军奇袭杀了他们的主将,还是一位王子,战争还不会这么快就结束。
胡哈尔国本身就是一个好战的国家,他们觊觎我大燕腹地已经太久了。
这次小将军又杀了他们的王子,胡哈尔国不会善罢罢休的。
邵云安:“这个胡哈尔国有点像我们历史里的那些北方边塞的那些国家,我们叫胡人,你们叫胡子。
这些国家在历史上很多都是游牧民族,善战、好战,善骑射。因为他们生活的环境艰苦,就很觊觎中原腹地的富饶。
在我们的历史上,每一个朝代从开朝到覆灭,都贯穿着与边关外族战斗的历史。
最骇人听闻的就是‘五胡乱中华’的那段历史。”
对这段历史邵云安知道的也不多,毕竟不管是影视剧还是小说,以那段历史为背景的都是少数。
“五胡乱华”,可说是汉民族史上的一场空前的灭顶之灾。
那时候,胡人冲入中原,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他们不仅残杀汉族百姓,甚至还把汉人当做粮食。
后世有书上就写,那时候女人是“不羡羊”,孩子是“和骨烂”,通称“两脚羊”。
而吃人不过是他们残暴手段中普通的一种。
那一场“乱华”,导致北方中原地区人口数量骤减,十室九空。
后来有一人为了夺权,颁布了历史上有名的“杀胡令”。
先不说这个人此举是为了一己之私还是政治目的,但他的这个“杀胡令”确实让被胡人打压的快灭绝的北方汉人揭竿而起了。
邵云安对“杀胡令”的具体细则不清楚,但有一条凡是学过历史的肯定都有所耳闻。
就是汉人杀一个胡人就能得到奖赏。
这一场“杀胡令”一出,三天内二十万胡人被杀。
整个“杀胡令”期间,几百万在中原的胡人三分之二被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