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澜谦虚地笑笑:\"这都是村民们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只是把各项政策用好用足了。\"
\"过分的谦虚就是骄傲啊!\"王局长爽朗地笑道,\"下周省里有个乡村振兴现场会,请你去做经验交流,没问题吧?\"
夏澜正要回答,手机突然震动起来。她瞥了一眼,是县医院的电话。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抱歉,我接个紧急电话。\"她快步走出会议室。
电话那头,护士的声音很急促:\"夏书记,您母亲刚才晕倒了,现在在抢救\"
夏澜的脑袋\"嗡\"的一声,眼前一阵发黑。她扶住墙壁,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我我马上过来。\"
回到会议室,她的脸色已经煞白。王局长关切地问:\"出什么事了?\"
\"家里有点急事\"夏澜强撑着微笑,\"王局长,现场会我一定参加。现在得先请假回去一趟。\"
老支书不知何时站在了门口:\"夏书记,车准备好了,我送你去县城!\"
一路上,夏澜紧握手机,指节发白。母亲的身体一直不好,这次突然晕倒她不敢往下想。车窗外的风景飞速后退,近一年的驻村生活像电影般在脑海中闪回——初来时的陌生与抵触,如今的信任与依赖;破败的村貌一点点改变,村民的眼神从怀疑到敬佩
医院走廊里,夏澜见到了主治医生。诊断结果是过度劳累引发的心肌缺血,需要住院观察。
病房里,母亲已经醒了,脸色苍白但精神尚好。看到女儿,她虚弱地笑了笑:\"怎么跑回来了?村里不是正忙着吗?\"
夏澜握住母亲的手,喉咙发紧:\"妈,您吓死我了为什么不早说身体不舒服?\"
\"老毛病了,没什么大不了的。\"母亲轻轻拍着她的手,\"你那边干得那么好,妈不想拖你后腿。\"
夏澜的眼眶瞬间红了。这一年她全身心扑在村里,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连母亲病情加重都没察觉。
\"夏书记,\"老支书在门口轻声说,\"村里的事你别操心,有我们呢。你好好陪陪老人家。\"
母亲却摇摇头:\"赵大哥,您带她回去吧。村里离不开她,我这儿有医生呢。\"
夏澜左右为难。一边是生病的母亲,一边是正值发展关键期的村庄
最终,她决定白天回村工作,晚上来医院陪护。老支书二话没说,主动提出每天接送。村里的妇女们轮流炖汤做饭,让夏澜带到医院。连杨大爷都特意编了一个小竹篮,装上新鲜水果送来
一周后,母亲病情稳定出院。当夏澜搀扶着她走到村口时,眼前的景象让两人都愣住了——道路两旁站满了村民,手里拿着自制的欢迎牌:\"欢迎夏妈妈康复回家!\"
杨大嫂捧着一束野花走上前:\"阿姨,这是我们自己采的,希望您喜欢!\"
母亲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她紧紧握住杨大嫂的手,哽咽着说不出话。
夏澜环顾四周,看着那一张张真诚的笑脸,突然明白了一件事:这个曾经陌生的山村,早已成为她的第二个家;而这些原本素不相识的村民,已然是最亲的家人。
傍晚,安顿好母亲后,夏澜独自来到七仙女井边。夕阳的余晖给井水镀上一层金边,微风拂过,泛起细碎的波纹。她俯身舀起一捧水,清凉甘甜,仿佛带着仙气的祝福。
\"夏书记,\"身后传来老支书的声音,\"省里现场会的材料准备好了吗?\"
夏澜直起身,擦掉手上的水珠:\"准备好了。赵叔,我想在现场会上提个新想法——打造"乡村微度假"模式,让游客不仅来玩,还能体验农耕、学习手艺\"
老支书笑着点头:\"你尽管放手去做,村里全力支持!\"
夜幕降临,村口的灯光次第亮起。七仙女井旁的光影秀准时开始,游客们的惊叹声远远传来。夏澜深吸一口带着草木清香的空气,迈步向灯光处走去。
她知道,前方的路还很长,但有村民们的信任和支持,再难的坎也能跨过去。这个小小的山村,正以她未曾想象的速度,向着美好的未来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