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260章 政策支持,助力发展
第(1/1)页

清晨的阳光透过薄雾洒在青石板路上,夏澜抱着一摞文件快步走向村委会。文件最上面那份《关于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项目申报指南》已经被她翻得卷了边,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批注。

\"夏书记,这么早啊!\"村口小卖部的王婶正支起遮阳棚,笑着打招呼,\"听说您昨天又去县里开会了?\"

夏澜停下脚步,抹了把额头的细汗:\"是啊王婶,带回来好消息!县里今年对特色农业的补贴标准提高了,您家后山那片茶园正好符合条件。\"

王婶眼睛一亮,手上的动作停了下来:\"真的?能补多少?\"

\"每亩补贴三百,如果有机认证通过还能再追加两百。\"夏澜从文件堆里抽出一张表格,\"这是申报表,我都给您标注好了,回头让您家小孙子帮您填一下,需要什么材料我都写在背面了。\"

王婶接过表格,粗糙的手指轻轻抚过那些工整的字迹,眼圈突然有些发红:\"夏书记,您这心啊,比自家闺女还细\"

夏澜腼腆地笑了笑,继续往村委会走去。一路上,她又停下来三次——给养蜂的老张头解释新出的产业扶持政策,向返乡创业的大学生李强推荐青年创业贷款,还顺手帮五保户刘奶奶拎了一桶水回家。

村委会门口,老支书赵德柱正蹲在台阶上抽旱烟,看见夏澜来了,连忙在鞋底上磕了磕烟锅:\"夏书记,县里咋说?\"

夏澜眼睛亮了起来:\"好消息!我们申报的古村落保护项目批下来了,首批资金五十万!\"

\"五十万?\"老支书猛地站起身,烟杆差点掉地上,\"真批下来了?\"

夏澜点点头,从文件堆里抽出红头文件:\"您看,县长亲自签的字。条件是我们要在年底前完成十栋传统民居的修缮,还要配套建设游客服务中心。\"

老支书接过文件,手有些发抖。去年这个时候,村里还在为三万块的沟渠维修费发愁,如今五十万的项目说批就批下来了。

\"走,开会去!\"老支书突然精神抖擞,\"我这就去广播通知大伙儿!\"

夏澜连忙拦住他:\"别急,赵叔。这笔钱怎么用,得好好规划。我昨晚琢磨了一下\"她展开一张手绘的村貌图,上面用不同颜色标注了各种符号,\"我想把临街的十户老宅先改造,发展民宿和特色餐饮,形成示范效应。\"

老支书眯起眼睛看图:\"这能行吗?咱这穷乡僻壤的,谁来住啊?\"

\"您忘了?\"夏澜指着地图西侧,\"省道改线工程下个月就开工,新路从咱们村口过。县文旅局已经答应把我们列入"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了。\"

正说着,村委会大院里陆续来了十几个村民代表。夏澜把政策文件和自己的规划一一讲解,会议室里渐渐热闹起来。

\"夏书记,我家那老宅子漏雨好几年了,真能改造成民宿?\"养鱼大户陈水生半信半疑地问。

\"不仅能改造,还有补贴呢!\"夏澜翻开《农村危房改造补助办法》,\"传统民居修缮每平米补助200元,您家那二层小楼算下来能补将近四万。\"

陈水生眼睛瞪得像铜铃:\"四万?那我自己再添点,不是能把房子整个翻新了?\"

\"不止这样。\"夏澜又抽出一份文件,\"如果挂牌营业,前三年还能享受税收减免。县里还提供免费的设计和经营培训。\"

会议室里\"嗡\"的一声炸开了锅。村民们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有的担心没客源,有的害怕投入太大,更多的是跃跃欲试的兴奋。

老支书敲了敲桌子:\"安静!听夏书记说完!\"

夏澜清了清嗓子:\"我知道大家有顾虑。这样吧,我们先改造三户作为试点,村集体先垫付部分资金,等见到效益了再推广。谁愿意第一个吃螃蟹?\"

会议室突然安静下来。村民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既心动又不敢冒险。

\"我带头!\"老支书突然站起来,\"我家老宅子闲着也是闲着,就按夏书记说的办!\"

有了老支书带头,陈水生和另一户也举手报了名。夏澜当场敲定,下午就带县文旅局的设计师去实地考察。

会议结束后,夏澜刚想喝口水,手机又响了。是县农业局的张局长。

\"夏澜啊,你上次申报的"稻鱼共生"示范基地项目,局里讨论通过了!\"张局长的声音透着兴奋,\"不仅批了三十万建设资金,还额外给了五万尾优质鱼苗指标!\"

夏澜激动得差点跳起来:\"太好了!张局长,我们一定把项目做好!\"

挂掉电话,夏澜立刻给村里的几个种粮大户发信息。这个\"稻鱼共生\"项目她盯了半年多,一旦落地,村民种稻子的同时还能养鱼,一亩地能多赚两三千。

下午,夏澜带着县里来的设计师挨家挨户看房子,量尺寸、拍照片、讨论改造方案。走到村东头时,她突然被一群妇女拦住了。

\"夏书记,听说您又给村里争取了好政策?\"领头的妇女主任杨大嫂嗓门洪亮,\"可不能光想着那些有房有地的,我们这些在家带娃的妇女也想做点事啊!\"

夏澜笑了:\"杨大嫂,我正要找您呢!\"她从包里掏出一份文件,\"县妇联刚启动"巾帼创业"计划,专门扶持农村妇女发展手工业。我想在咱们村搞个竹编工坊,请非遗传承人来培训,产品由县里的电商平台包销。\"

妇女们一下子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问详情。夏澜耐心解释,这个项目不仅提供免费培训,还有每人两千元的创业启动金,做出来的产品还能参加县里的展销会。

\"这感情好!\"杨大嫂一拍大腿,\"我年轻时可是编筐的好手!夏书记,这事包在我身上,明天我就组织人报名!\"

就这样,夏澜像一只不知疲倦的蜜蜂,在政策与村民之间架起桥梁。白天跑现场、开协调会,晚上研读文件、写申报材料,常常忙到深夜。

功夫不负有心人。三个月后,第一批三家民宿开业迎客,正赶上国庆假期,房间早早就被预订一空。老支书家一天就赚了八百多,乐得合不拢嘴。竹编工坊的第一批产品在县里展销会上被抢购一空,还接到了市里商场的订单。\"稻鱼共生\"示范基地的稻子长势喜人,鱼儿肥美,吸引了不少周边县市的农技人员来参观学习。

然而,夏澜并没有满足于此。一个雨天的傍晚,她把村两委班子召集到会议室,墙上挂着一张崭新的规划图。

\"各位,我有个新想法。\"夏澜指着图纸,\"咱们村虽然有了起色,但基础设施还是短板。特别是通往后山茶园和竹林的那段路,坑坑洼洼的,既影响生产,也不利于旅游发展。\"

村委会主任陈大山皱起眉头:\"修路是好事,可钱从哪来?村里现在虽然有点收入,但修路可不是小数目。\"

夏澜神秘地笑了笑,从文件夹里取出一份文件:\"省里刚出台"以工代赈"政策,专门支持欠发达地区的小型基础设施建设。如果我们组织村民投工投劳,材料费可以申请全额补助!\"

\"这\"老支书摘下老花镜擦了擦,\"意思是咱们自己干,政府出材料钱?\"

\"对!\"夏澜点点头,\"不仅能解决交通问题,参与劳动的村民还能领取补贴,一举两得!\"

会议室里顿时热闹起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路线走向、施工方案。夏澜趁机提出建立村级产业发展基金的想法,把村集体收入的一部分存起来,用于未来的项目开发和应急之需。

\"夏书记想得长远啊!\"老支书感叹道,\"咱们不能光顾眼前,得为子孙后代留点家底。\"

就这样,在夏澜的带领下,小山村像一辆加满油的小车,沿着政策的快车道稳步前行。村民们发现,这位城里来的女书记不仅懂政策,更懂他们的心。她总能把那些晦涩难懂的文件变成实实在在的好处,让每个人都能尝到发展的甜头。

转眼到了年底,县里召开乡村振兴总结表彰大会。夏澜代表村子领回了\"产业发展先进村\"的锦旗和二十万元奖金。站在领奖台上,她看着台下鼓掌的老支书和村民代表,心里暖暖的。

回村的路上,老支书突然问:\"夏书记,听说你的挂职期快到了?\"

夏澜望着车窗外熟悉的景色,轻声说:\"是啊,赵叔。不过我已经申请延长了,还有些事没做完呢。\"

老支书没说话,只是用力拍了拍她的肩膀,眼里闪着泪光。

车子驶入村口,夏澜惊讶地发现道路两旁站满了村民。看到车子回来,大家自发地鼓起掌来。杨大嫂带着妇女们送上了连夜赶制的巨型竹编画,上面栩栩如生地编织着村子的新貌,角落里还特意编了一朵小花——那是夏澜每次开会时胸前别着的栀子花。

夏澜接过礼物,眼泪再也止不住。她知道,自己已经不再是那个外来挂职的干部,而是这个山村大家庭的一员了。

第(1/1)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都在看:重生后成了皇帝天域丹尊苏尘寻龙诀:京门五魁刚无敌,轮回者老婆求我赐传承快穿:恣意人生黎明之蛛斗罗:我武魂比雕遮天:我,昊天,人族第一帝!仙工开物末日:我打造无限列车斗战圣法:看我开辟血战无敌之路青梅竹马齐奔朝堂夺权势吴夕冉夏天北城枭雄吴夕冉夏天满级囤货后,全末世美男求包养嘻哈史诗看古今北城枭雄钓鱼主播:讨个黄皮子当老婆锦衣卫开局,最强武道挂机系统五十年四合院我是采购员黄泉换命:我成人间真阎王人在江湖,开局误入虎狼黑道吴夕冉夏天这是什么奇怪的职业啊?舔狗职业!人类拯救计划:苟住,人类文明!穿成八零老太,断亲后靠空间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