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258章 品质把控,赢得口碑
第(1/1)页

春雨淅淅沥沥地下了一整天,夏澜盯着电脑屏幕上的游客评价页面,眉头越皱越紧。过去一周,古村的网络评分从48分骤降到42,差评如潮水般涌来:

\"油纸伞根本撑不住雨,三百块钱买了个摆设!\"

\"农家乐的鱼不新鲜,全家吃完都闹肚子!\"

\"所谓的非遗体验就是糊弄人,老艺人根本不在场\"

\"民宿床单有异味,蚊帐还破了个洞!\"

最刺眼的是一条长评:\"柳溪古村变了!商业化严重,再也不是当初那个淳朴的古村落了!\"

夏澜的手指悬在键盘上,迟迟无法敲出回复。这些评价像刀子一样扎在心上,因为她知道,大部分指控并非空穴来风。

随着游客量暴增,村里确实出现了种种问题:赵老爷子年事已高,油纸伞制作大多交给徒弟完成;农家乐为了应付客流,开始从县里采购食材而非自产;民宿打扫匆忙,细节越来越马虎

\"夏书记\"大学生村官小林推门进来,手里捧着一叠纸质投诉单,\"今天又收到七份投诉,旅行社那边也在问情况。\"

夏澜接过投诉单,最上面一份来自一个摄影团,抱怨清晨拍摄梯田时找不到向导,错过了最佳光线。她揉了揉太阳穴:\"通知全体村民代表,今晚七点紧急会议。\"

会议室里气氛凝重。二十多位村民代表传阅着投诉内容,有人脸红,有人摇头,更多人沉默不语。王婶第一个忍不住:\"现在游客这么多,哪有工夫像以前那样精细?艾叶粑粑要现采现做,一天最多出三十笼,可游客要一百笼,我能怎么办?\"

\"就是!\"农家乐老板李叔附和,\"自家鱼塘一天就出那么些鱼,不从县里进货,难道让客人干等着?\"

赵老爷子没说话,只是闷头抽旱烟,但他身旁的徒弟小赵忍不住辩解:\"师父年纪大了,总不能让他天天盯着。我们做的伞虽然比不上师父的,但比外面卖的强多了!\"

夏澜静静听完所有人的抱怨,才站起身走到白板前:\"大家说的都是实情。游客多了,压力大了,服务质量自然跟不上。\"

她顿了顿,眼神变得坚定:\"但这样下去,用不了多久,游客就会用脚投票,古村的名声就毁了。\"

老张叹了口气:\"夏书记,道理我们都懂。可人手就这么多,又要保证数量,又要保证质量,难啊!\"

\"所以我们需要一套科学的管理办法。\"夏澜点击投影仪,屏幕上显示出她熬夜制作的《古村旅游服务质量标准》草案,\"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建立完整的质量把控体系。\"

这套体系详细规定了每一项服务和产品的标准:油纸伞必须经过赵老爷子亲自检验才能出售;农家乐食材必须80来自本村或周边村庄;民宿床品必须一客一换,并有检查记录

\"还要成立质量监督小组。\"夏澜宣布,\"我提议由老张、李婷和周阿姨担任,每天随机抽查。\"

会议室里顿时炸开了锅。周阿姨是村里退休教师,为人耿直,眼里容不得沙子。让她来检查,不少村民心里打鼓。

\"这不就是自己人查自己人吗?\"小赵嘟囔道。

夏澜早有准备:\"不止内部检查,我们还要邀请外部监督。\"她展示了新设计的\"游客监督员\"计划——每批游客中随机邀请几位担任义务监督员,填写详细评价表,提供改进建议。

\"表现好的商户,月底有奖励;投诉多的,第一次警告,第二次停业整顿。\"夏澜的声音不大,但每个字都掷地有声。

会议开到深夜,最终通过了质量提升方案。散会时,王婶拉住夏澜:\"夏书记,不是我们不想做好,实在是\"

\"我明白。\"夏澜拍拍她的手,\"明天开始,我们一起想办法解决具体困难。\"

第二天一早,夏澜就带着团队挨家走访。在王婶家,她们重新规划了艾叶粑粑的制作流程,提前准备半成品;在李叔的农家乐,制定了食材采购标准和保鲜方案;在赵老爷子的作坊,设立了学徒作品分级制度

阻力比想象中大。有些村民嫌麻烦,有些觉得标准太高,还有人私下抱怨夏澜\"太较真\"。但夏澜不为所动,她知道,没有质量的口碑就像沙上建塔,迟早会崩塌。

改变在一周后初见成效。周阿姨带领的监督小组毫不留情,第一天就给三家民宿亮了黄牌;游客监督员反馈的三十多条建议被逐一落实;赵老爷子亲自坐镇作坊,徒弟们的作品质量明显提升。

夏澜还创造性地推出了\"质量开放日\",邀请游客参观油纸伞制作全过程、了解农家乐食材来源、检查民宿清洁流程。这种透明化的做法,意外获得游客好评。

\"看到老艺人手把手教徒弟,就知道买到的伞值得那个价!\"一位游客在留言簿上写道。

然而,真正的考验在一个周末来临。古村迎来了创纪录的游客量——单日超过两千人。停车场爆满,餐馆排队,体验项目预约到三天后。压力之下,一些村民开始偷工减料。

夏澜正在协调停车场秩序,突然接到周阿姨的电话:\"夏书记,你快来民宿区!出事了!\"

她匆匆赶到,只见7号民宿门前围了一群人。游客正愤怒地指责床单没换,而老板娘刘婶则坚称\"绝对换了\"。双方争执不下,周阿姨在一旁急得直跺脚。

夏澜没有立即表态,而是仔细检查了床铺。她发现床单虽然干净,但枕头下有一根明显的长发——确实没换。

\"刘婶,\"她平静地说,\"按规矩处理吧。\"

刘婶脸色刷地变了:\"夏书记,今天客这么多,我一个人哪忙得过来?这根头发能有什么影响?\"

\"一根头发是小事,但失信于游客是大事。\"夏澜转向愤怒的游客,\"非常抱歉,我们马上为您更换房间,今天的住宿费全免。另外,赠送您一次非遗体验课程作为补偿。\"

游客的情绪很快平息,但刘婶却红了眼眶:\"我家那口子瘫在床上,就靠这点收入你们规矩多,我不干了行吧!\"

夏澜拉住要走的刘婶:\"等等,您家的困难我们早该考虑到。\"她当即决定,从村集体资金中拨出专款,为特殊困难家庭雇佣帮手。

这件事成了转折点。村民们看到夏澜既坚持原则,又真心为大家解决困难,抵触情绪渐渐消散。更关键的是,他们发现,质量提升后,游客的满意度真的提高了,小费多了,回头客也增加了。

一个月后,古村召开了第一次质量评比大会。王婶的\"古韵居\"因为严格执行标准,获得\"质量标杆\"称号和三千元奖金;小赵的油纸伞通过师父严格检验,被评为\"优质非遗产品\";就连曾经闹情绪的刘婶,也因改进显着获得\"进步奖\"。

夏澜在台上展示最新数据:\"游客满意度从68提升到89,投诉量下降72,复购率提高40!\"

台下爆发出热烈掌声。但夏澜知道,这仅仅是开始。

三个月后,当省旅游局暗访组悄然到来,对全省乡村旅游点进行突击检查时,柳溪古村出人意料地获得第一名。暗访报告特别提到:\"从食材新鲜度到非遗技艺传承,从民宿卫生到导游服务,每个环节都有明确标准和严格把控,堪称乡村旅游质量标杆!\"

这份报告在行业内引起轰动,多家媒体前来采访。夏澜没有沾沾自喜,而是借此机会推出了\"品质古村\"品牌,将质量标准进一步系统化、公开化。

\"为什么这么坚持质量?\"一位记者问道。

夏澜望着古村炊烟袅袅的景象,回答很简单:\"因为这是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家园,是我们留给子孙后代的财富。游客来体验的,不仅是风景,更是我们的生活。如果连自己的生活品质都不在乎,还谈什么乡村振兴?\"

这番话被媒体报道后,\"品质古村\"成了柳溪的新名片。游客们口口相传:\"要体验真正的乡村生活,就去柳溪古村,那里的每一处细节都经得起考验!\"

夏澜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幅游客送的书法作品,上面写着四个大字:\"品质即心\"。每当遇到新的挑战,她都会看看这幅字,提醒自己不忘初心——乡村振兴,质量先行。

第(1/1)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都在看:远古人皇纪最强模拟,没有选项,全继承反派:背景逆天,我退婚挖骨又如何?离谱!我做生意被抢,科举被人顶包亮出马甲,着急离婚的他瞬间慌了史前部落生存记官途宦海影后是玄学大佬,沈总甘愿折腰鉴宝财瞳神棍的打脸之旅五位夫郎全绝嗣,妻主一胎多宝至夏圣天唐锦绣重生:我要做全家摇钱树熔炉镇九霄:武道狂徒踏碎修仙路欢乐颂之关雎尔重生华路四合院:何雨柱的精彩人生桃色仕途青云扶摇重生:涅盘龙瞳权道游龙官场:平步青云后,前妻后悔了穿越七零:带空间下乡嫁兵王我被央妈曝光后,全网致郁了小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