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团校位于青年政治学院内,历史沿革悠久,但正式建校时间却是不长。
4月23日,本届理论知识培训班正式开课。
在开班典礼上,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团中央党组书记、中央团校校长郑强,做了重要讲话。
郑强指出,本届培训班学员来自五湖四海,是优秀的青年团干,要把坚持党性原则、遵循党的政治路线融入共青团工作全过程,要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郑强强调,全体学员要担起青年工作的骨干力量,加强自身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建设各级团委研学党的创新理论的“大课堂”、锤炼党性修养的“大熔炉”、提升群众工作能力的“训练场”
在随后的分班中,张青阳也见到了另两位“老乡”,分别为一男、一女。
男的叫王寒,33岁,身材微胖、圆脸、戴着金丝边眼镜,团省委学习部副部长,虽是副职,却已经是实打实的正处级干部。
据他所言,他已经在奉阳市辖县中挂职副书记了,言谈颇为自傲,俨然把自己看成了本次培训班里,安东省的代表。
另一位女性干部,名叫李梓,文文静静的一个姑娘,现年29,滨城团市委办公室的,没有介绍自己职务,不过张青阳估计,这位应当是个副处级干部。
由这两位的职级,不难看出本次培训班学员,以处干居多。
果不其然,轮到张青阳自我介绍时,二人听闻他来自襄平市的一个县里,登时肃然。
能来这个培训班,要么业务能力极其出众、要么是各省、市重点培养的处级干部,哪有“凡人”?
这小伙子身为团县委书记,一个科级干部,混迹在众多处干之间,格格不入是肯定的。
于是王寒身上的傲气,消失殆尽,转而旁枝末节的打探张青阳的背景。
张青阳顾左右而言他,一副懵懂姿态。
见他滴水不漏,王寒又说起了前段时间,襄平轰轰烈烈的人事调整,“王洪峰刚去农林厅几天?这会儿已经是副厅长了,还有赵海泉秘书长,听说也即将履新地矿厅,青阳啊,这二位都是你们襄平了不得领导,你认识他们吗?”
“王哥您真会开玩笑,这二位都曾是市委领导,我怎么可能不认识?只不过我认识领导,领导不认识我啊。”
“也对。”王寒狐疑的点了点头,又对李梓感慨说:“侯书记了不得哦,前年进了省委班子,去年年底又提拔为副书记,今年才刚过去几个月,眼瞧着代省长啦!你们滨城的是不是与荣有焉?”
李梓笑而不语。
见这两位比自己年轻,级别也不如自己的青年男女,明显没有什么谈兴,这位带着点自来熟的老大哥,只能悻悻然的转身,去跟别的地方的‘同学’攀谈,明显是准备构建属于自己的人脉关系。
“严书记的妻子姓王。”李梓见张青阳目送王寒,开口说道:“我知道你,廖老的孙子。”
张青阳愕然。
李梓又解释说:“侯书记是我姑父,准确来说,是前姑父,所以知道你并不出奇。”
“李家那位?”
“我大爷爷。”
原来如此,果然是个卧虎藏龙的培训班!
培训课程并不密集,上午为理论培训,主要学习方向在马哲、教员思想、首长讲话精神,还有益民书记几次重要大会的讲话;
下午则给了各学院充分研讨时间,三十六人分成九个小组,每组要在当天放学期间,交上本组的讨论作业,用以打分。
一周时间不觉间溜走,全国各地的学员们,已经相处得熟稔,除当地学员、本组学员外,一个个新的小团体,如雨后春笋般冒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