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确保工厂不失面子。
很快,杨厂长介绍完后,带领他们前往车间检查,指出不足之处。
李建设跟随其后。
这次由王晓倩领头讲解,崔大可则满脸堆笑地走在前面开路。
这种场合崔大可无能为力,只能做一些简单的引导工作。
李建设落在最后。
一个小时后,众人基本完成了参观。
这时一名高脚国人突然问道:“我听说有个叫李建设的年轻人负责新部门。
我们能不能见见他?”
其中一位用不太流利的中文提问。
陪同的杨厂长愣住了。
不明白为什么他们会突然要求见特定的人。
杨厂长反应迅速,立刻笑着向队伍后方喊道:“建设,过来一下,有人特意来找你。”
李建设原本在队伍末尾闲站着,听到喊声有些 。
他平时负责处理突发问题,但没想到这次会有客人专程找他。
“怎么了,杨厂长?”
李建设挤开人群走到杨厂长身旁。
“快过来,这些技术人员点名要见你,看来你在外面已经小有名气了。”
杨厂长笑着说。
跟随李建设来到几位外籍人士面前时,对方顿时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真年轻,没想到这么厉害。”
一位外国人赞叹道。
“你是那位改进轧钢厂设备的人吧?”
另一位用不太流利的中文问道。
“是的,那是我的研究成果。”
李建设坦然承认。
几位外国人对李建设的表现十分满意,对他年轻就能取得如此成就感到钦佩。
“听说你的事迹后,我们特地前来拜访,果然名不虚传。”
杨厂长在一旁笑得合不拢嘴。
这时,杨厂长趁机介绍道:“我们正在研发一款新型发动机,稍后我们的设计师将详细介绍它的性能和制造工艺。”
“很好,我们现在就去看看。”
一位外国人回应。
他们此行的目的正是为了考察这家新成立的部门,此前已参观了其他设施,最后才来到这重点部分。
王晓倩带着众人走向发动机车间,一切进展如同崔大可昨日安排的那样。
进入车间后,她专注地讲解这里的设备和相关图纸。
李建设站在王晓倩身旁,准备在必要时补充说明。
随着她的讲解逐步深入,几个外国专家面露惊讶之色,其中一人摇头道:“这完全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另一人附和道:“仅凭现有技术,无法实现这样的设计。”
王晓倩自信回应:“我们的样品已接近完成,明天就能看到实际成果。”
“那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有人半信半疑地说。
“没错,明天你们就会明白这款发动机的实际性能。”
王晓倩语气坚定。
杨厂长在一旁点头微笑,认为这是展示工厂实力的绝佳时机。
所有人期待着明日的结果。
杨厂长带着笑意说道,缓和了现场气氛。
很快,他简短地讲了几句,便带领众人前往用餐地点。
李建设也没料到,上午的这一番折腾竟耗费了不少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