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很快到了中午,李建设看了眼手表,已经下午一点。
这时正是上班时间,他心想该去找李副厂长了。
简单整理了下东西,带着刚刚画好的图纸,他走向李副厂长的办公室。
此时,李副厂长正坐在办公室里愁眉苦脸。
上午发生的事他很清楚,要在十号前生产出四万吨轧钢,这对红星轧钢厂来说是个难题。
对方生产的汽车意义重大,他们这点轧钢完全无法相比。
李副厂长对厂里的状况了如指掌,知道现在的情况不可能完成任务。
大事件即将到来,普通人或许不在意,但厂领导非常重视。
红星轧钢厂能坚持到现在,得益于公私合营的性质,不会轻易倒闭,但如果没了订单,后果不堪设想。
就在李副厂长发愁时,办公室门被敲响。\"进来。”
李建设推开门走进来。
看到是李建设,李副厂长立刻露出笑容,“怎么了?”
“我有些事需要你帮忙。”
李建设说道。
“直说无妨,我们之间不用客气。”
李副厂长笑着说。
“那就直说了,我这里有份图纸,希望能找几个修自动化机器的师傅,按图纸改一下其中一台机器。”
李建设提议:“我想试试调整设备,看能否提高生产效率。”
他语气平静却坚定。
李副厂长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过来:“你的意思是,改造机器能提升效率?”
他难以置信地盯着李建设问。
若能提升红星轧钢厂的效率,即便成本高昂也值得尝试。
“我只是想试试,但若顺利,应该能让厂里的效率大幅提高。”
李建设补充道。
“好啊!就算失败也没关系,总比束手无策强!”
李副厂长兴奋地说,“我马上安排人去找外部修理工。”
“真能成功的话,你就是厂里的功臣!”
李建设离开后,李副厂长立即行动。
平时他从不轻易请外人维修,毕竟这费用太高。
然而这次不同,关系到工厂是否能按时交货。
成败在此一举,哪还顾得上省钱。
回到办公室,李建设泡了一杯热茶。
透过窗户,他望着厂区的忙碌景象。
他知道,眼下最重要的是稳扎稳打。
他已经决定加入龙国国籍,未来若办厂,或许可以采用公私合营模式,或许还能当厂长。
李建设望着窗外,叹了口气,“走一步看一步吧。”
他的神情带着几分无奈。
没过多久,李副厂长便带了几名机器修理工来到现场。
李建设立刻带着他们直奔九号车间的一台机器。
其实,凭他自己的能力,单独完成这台机器的改造绰绰有余。
只是手头工具不足,这些体力活可以交给别人去做。
周围的人很快注意到这边聚集了这么多人,其他员工也停下工作,投来好奇的目光。
“他们在做什么?看起来挺热闹的。”
“这次居然请了这么多修理工,真少见。”
“难道机器出了问题?”
“可看起来不像啊。”
“这么多人,会不会太浪费了?”
李副厂长充满期待地站在一旁。
他这次特意请来了五位专业修理工,都是针对这款进口机器的专家。
他认为,按照图纸改造一台机器应该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