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四章 做生意前的准备(新书求订阅)
第(1/2)页

低矮的房间里,两个孩子已经睡着,李雪梅坐下煤油灯下纳鞋底。

80年代的农村,妇人们都会做布鞋,棉鞋,织毛衣,她的影子投射在墙壁上,张卫国感受到了一种岁月静好的味道。

去年家家户户都通了电,用上了灯泡,可电力供应不足,三天两头停电是常见的事,所以大部分家庭还是要用煤油灯照明。

张卫国轻咳一声,对李雪梅说:“雪梅,这些年辛苦你了。”

李雪梅咬断手里的线头,转过头看向他:“卫国,你说啥呢,咱们是两口子。”

“当初嫁给你的时候,我就知道你家的情况。这些年,咱们虽然日子过得苦点,可一家人平平安安的,比什么都强。”

张卫国心里暖暖的,这个女人太善良。

“雪梅,以后我会加倍对你好,我们的日子会越过越红火的。”

李雪梅没想到这辈子还能从丈夫嘴里听到这样的话,心里一时间既甜蜜又辛酸。

张卫国估摸着时间不早了,催促道:”雪梅,明天还要早起干活,你快上床睡觉吧。”

李雪梅将做了一半的鞋底放进竹篮里,把桌上的油灯吹灭,脱鞋上床。

黑暗中,张卫国听着她和孩子们平稳的呼吸声,沉沉睡去。

第二天一早,张卫国起来的时候,李雪梅已经在煮粥了。

不是农忙时节,早餐要么煮杂粮粥,要么煮绿豆粥。

粮食产量不高,除了上交公粮之外,还要用粮食换钱,能留下自己吃的口粮也只是刚刚好。

张卫国简单的洗漱过后,他背上竹筐,提着砍刀去了村头的竹林。

在竹林里忙了半小时,张卫国将满满一筐的竹子背回了家。

妞妞和狗蛋已经起床,妞妞在村里读一年级,每天早上吃完粥,就和邻居家的小伙伴们一起上学。

看到张卫国回来,两个孩子围了上来,亲热的喊他洗手吃粥。

一家人吃过早饭,妞妞背着李雪梅给她缝的小布书包去了学校。

李雪梅笑着说:“卫国,我去田里除草,你带着狗蛋。”

狗蛋拿了一个小板凳,乖巧的坐在张卫国身边:“娘,我在家里帮爹做毫子,然后捕好多膳鱼。”

李雪梅拍拍他的脑袋,笑着出门了。

张卫国先用廉刀将竹子劈成两半,对剖再对剖,剖成竹片,再将竹皮竹心剖析开,剖出来的篾片,粗细均匀,青白分明。

接着将篾片编成椭圆形的框架作为笼身的基础,再在两端分别安装逐渐变细的部分,形成入口和出口的形状。

做好笼身后,再把竹篾通过细绳固定在骨架上,从笼身的一端开始,围绕骨架进行编织。

这些都是精细活,一不小心很容易被竹篾划伤手。

整整一个上午的时间,张卫国都在做相关的准备。

看看太阳,张卫国知道接近12点了,有了钱他得买两快手表,自己和媳妇每人一快,不然看天做饭实在不方便。

80年代,收音机、自行车、缝纫机、手表被称为”三转一响,”几乎是城市青年结婚的标配。

收音机相对便宜一些,一台四管半导体收音机,需要32元。一台永久牌自行车要180元,一台蝴蝶牌缝纫机,需要175元,海欧机械表也要168元左右。

而且这是一个凭票买东西的年代,不仅要有钱,还要有票,在农村能置办齐这些东西的都是有钱人家。

张卫国和李雪梅结婚的时候,家里根本没钱,只给了李家30元彩礼钱。

这两年他们养猪,卖鸡蛋,卖粮食的钱,只够盖这间房子,和置办一辆二手自行车。

等有了钱,张卫国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帮李雪梅补齐三转一响,这些年她跟着自己吃了不少苦。

张卫国从坛子里抓了一把腌好的酸菜,然后去菜园里摘了几个青辣椒,一把空心菜。

第(1/2)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肆刀行都市:出狱后的我再入官狱生娃后和离:夫人你为何这样成全渣男白月光,温小姐跟别人官宣了黑欲人生师娘,我真不想下山啊!不伺候了!断亲后渣父子哭着求和快穿之美强惨洗白指导手册权势巅峰:分手后,我青云直上长公主今日驯服萧督主了吗?穿越谍战,我的代号是财神玄幻:我靠焚尸成圣八零娇艳美人,离婚夜硬汉破门强宠我岳父是朱元璋踏入官场:医道问天身体力行末日:我打造无限列车官道之绝对权力全球游戏:没有痛觉的我,直接通关被判无妻徒刑,傅总拿着孕检单哭疯小撩精去而复返,总裁绷不住了殉葬三年,弃女归来杀穿侯府穿越:我成了女主的羁绊对象被赶出家族后,我独自碾压万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