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晨在收拾好行囊后,踏上了西行之路,这一路上,他不仅仅是赶路,还不忘行医济世,每到一处,都会为当地的病人义诊。
一是为了收集数据,二是为了打听周围有无什么神话传说。
苏晨每当路过一些著名的山川时,苏晨都会停下脚步,攀登而上,去探寻那些隐藏在山中的道观或寺庙。
一旦发现,他便会前往拜访。
进入道观或寺庙后,苏晨会先恭敬地奉上一些香火钱,以表达自己的敬意和诚意。
毕竟穿越这种不可思议的事情都能发生,谁又敢说天地神佛不存在哪?
拜祭完后,他会向寺内的僧人或道士借阅一些经典书籍,仔细研读其中的智慧和哲理。
在与这些知识渊博的人交流时,苏晨虚心求教,认真倾听他们的人生感悟和见解。
并且经过那些名山大川之时,苏城都会在当地停留,前往那些传说中的洞天福地一趟。
不是为了别的,而是想试一下,在那里修行是不是可以修炼真气?
然而,几次的修炼,都让苏晨大失所望。
这些道家传说中的洞天福地,并没有传说当中的天地灵气。
也许可能以前存在,现在不存在了。
虽然结果不甚让人满意,但是苏晨并不恼怒,而是继续赶路。
除此之外,苏晨还喜欢独自欣赏大自然的美景。
他会静静地坐在山顶,凝视着日月星辰的运行轨迹,感受着时间的流逝和宇宙的浩瀚。
无论是日出时的壮丽景象,还是月落时的宁静氛围,亦或是那漫天繁星的璀璨星空,都让苏晨心生敬畏之情。
他深知,无论是修仙世界还是武侠世界,都流传着一种说法: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许多绝世武学,都是前人通过对天地道法自然的深刻感悟而领悟出来的。
虽然苏晨目前尚未有什么特别的感悟,但他明白,这样的积累对于他的修行之路一定会有所帮助。
终有一天,所有的量变都会引发质变,就像水滴石穿、聚沙成塔一样。
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变化最终都会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成为自己成长的养料。
苏晨独自一人,一路走走停停。
这一路走来,他越靠近天山地区,就越能感受到这里局势的混乱。
尽管从名义上来说,这片土地属于明朝的疆域范围,但实际上,随着朝廷实力的逐渐衰弱,如今的朝廷对这个地方的掌控力度已经微乎其微。
转眼已过三月,苏晨终于抵达了天山脚下。
这一路,他沿着河流前行,不断向路人打听,终于找到了这个地方。
之所以选择沿着河流走,是因为苏晨深知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性——他们逐水草而居。
有水的地方,往往意味着适宜植物生长,也就适合放牧,自然而然地,这样的地方就会有游牧民族的聚集。
果然,当苏晨来到天山脚下时,他看到了一幅热闹非凡的景象。
这里聚集着许多不同种族的人,不仅有蒙古族,还有维吾尔族、汉族等等。
苏晨好奇地观察着周围,发现这里的人们正在进行着各种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