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就在这危机时刻,左冷禅终于洞悉了任我行的真实目的。
他深知若与任我行比拼内力,自己绝非其对手,稍有不慎便会命丧黄泉。
于是,左冷禅当机立断,决定改变战术,不再与任我行在内力上一较高下。
他凭借着自身精湛的剑法造诣,巧妙地运用剑法之力来对抗任我行。
任我行的剑法的确高明,每一招都犹如雷霆万钧,气势磅礴,给人一种无坚不摧的感觉。
然而,左冷禅在激烈的比斗中逐渐发现,任我行的剑法之所以能达到如此顶尖的境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种剑法更适合那些内力深厚之人施展。
任我行的每一招每一式都大开大合,古朴大气,威力惊人。
但如果仅仅比较剑术的精妙程度,左冷禅自认为并不比任我行逊色多少。
这种战斗方式虽然看似简单直接,却恰恰是最符合任我行风格的。
他的内力雄浑,如汹涌澎湃的大海,而他的剑法则如同汹涌澎湃的大海一样威力惊人,如果内力拉夸,这套剑法也就普普通通水平了。
此时,在场的众人都目不转睛地观看着左冷禅和任我行的激战,心中虽然都想上前帮忙,但却都感到无从下手。
尤其是东方不败,他之前被岳不群所伤,伤势严重,此刻更是难以插手这场生死较量。
而岳不群则因为刚才施展了拔剑术,已经耗尽了全身的力气,此刻也是有心无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场惊心动魄的战斗。
剩下的天门道人、莫大先生以及定逸师太,他们的武功和剑法虽然也都相当不错,但与任我行和左冷禅这样的绝顶高手相比,还是稍逊一筹。
如果他们贸然上前,不仅无法给左冷禅提供有效的帮助,反而有可能会让任我行抓住机会,趁机反击。
毕竟任我行的武功深不可测,一旦被他找到破绽,后果恐怕不堪设想。
更糟糕的是,如果在缠斗过程中,任我行将他们当作盾牌,逼迫左冷禅与之比拼内力,那么局势将会变得极为不利。
因为左冷禅的内力虽然也颇为深厚,但与任我行相比,恐怕还是稍逊一筹。
因此,此时此刻,无论是天门道人一方,还是左冷禅一方,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按兵不动,没有上前救助自己的最高战力。
与此同时,双方都对彼此保持着高度的警惕,生怕对方会突然发动偷袭。
而在战场的另一边,东方不败正密切关注着双方头领的激战。他的目光不时地扫过那位靠在树下悠然自得地吃东西的少年。
东方不败心中暗自思忖,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竟然会败在岳不群和这个看起来有些稚嫩的俊秀少年手中。
他原本打算趁着这个机会,一举铲除这个潜在的对手。
然而,当他看到岳不群始终如一地守护在少年身旁时,东方不败便明白,自己恐怕已经错失了良机。
于是,东方不败的目光不得不从其他地方移开,重新聚焦到战场的中心,继续紧盯着左冷禅和任我行之间的激战。
就在这几人思考的片刻,战场上的左冷禅和岳不群已经过了百余招。
两人你来我往,互不相让,彼此之间不断地试探着对方的虚实,偶尔还会故意露出一些破绽,引诱对方前来攻击。
然而,这两个对手都绝非等闲之辈,他们又怎会轻易地上当呢?
就这样,双方的战斗陷入了一种僵持不下的状态,一时间难分胜负。
与此同时,天地间的风雪却在不知不觉中越来越大。
两人交手不过一会儿工夫,寒风如刀割般凌厉,暴雪如鹅毛般纷纷扬扬地从天而降。
这恶劣的天气使得双方的能见度变得更低,视线受阻,而且时不时地,他们的眼睛还会受到风雪的侵扰。
在这样的环境下,战斗变得越发艰难,双方都迫切地希望能够尽快结束这场恶战。
左冷禅心里很清楚,自己的功力与任我行相比,还是稍逊一筹。
因此,时间拖得越久,对他来说就越不利。
而任我行之所以如此迫切地想要迅速结束这场战斗,原因其实很简单——他深知自己尚未成功解决异种内力的融合问题。
长时间的激战极有可能引发任我行体内内力的躁动,进而失去对内力的控制。
一旦这种情况发生,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经过深思熟虑,任我行最终下定决心采取一种冒险的策略。
就在他与左冷禅交手之后,任我行巧妙地借助碰撞产生的力量顺势向后退却。
紧接着,左冷禅惊愕地发现,任我行竟然双手握住剑柄和剑尖,摆出了一个令人费解的姿势。
面对这诡异的架势,左冷禅不禁心生疑虑,完全摸不透任我行究竟打算使出何种招式。
然而,就在他迟疑的瞬间,只见任我行突然发力,手中的长剑像是被一股强大的力量撕裂一般,寸寸崩裂开来。
这些破碎的剑身裹挟着汹涌的内力,如同暴雨般朝左冷禅的面门和胸前激射而去。
左冷禅完全没有预料到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一时之间手忙脚乱,只能连连挥动手中的长剑,竭力抵挡这如狂风暴雨般的攻势。
就在左冷禅忙于应对碎剑袭击的时候,任我行却毫不犹豫地抓住了这个稍纵即逝的机会。
他不惜耗费大量的内力,甚至不惜以损伤自己身体为代价,猛然爆发出全身的力量,如同一头猛虎一般,猛地欺身而上。
眨眼之间,任我行已经逼近到左冷禅面前,双掌携带着浑厚的内力,狠狠地拍向左冷禅持剑的右手以及剑柄。
左冷禅没有想到任我行会出此奇招。
猝不及防之下,已经来不及长剑回削,只能撒手弃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