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千户站在门外禀报。
“速速派人去查。”
墨文台回头给这个千户使了个眼色,生怕对方打扰了面前这个男人的雅兴。
“相爷神机妙算。”
墨文台拍着马屁:“果然您老大婚的消息一扩散开来,他们便迫不及待地露出马脚。”
“小心谨慎些。”
苏文端起茶杯,用盖子捋着浮沫,漫不经心道:“此番行动,由神武卫,城皇司,锦衣卫以及督查厂联手。”
“谁要是出点纰漏和差错,就算本相不计较,神武大将军,岁督主他们也不会善罢甘休。”
岁青虽然名义上掌管厂卫,实际上只管督查厂,锦衣卫苏文用着顺手,就一直留在手里。
为了加强锦衣卫的力量,他甚至将梵空调来担任锦衣卫镇抚使。
身为大周帝国天子手中最为强大的力量,甚至可以直接绕开三法司行刑的锦衣卫,岂能没有大宗师坐镇。
只不过现在梵空正在诏狱内学习锦衣卫的各种手段以及密令等等。
有梵空坐镇,锦衣卫足以和岁青统领的督查长分庭抗礼。
“小的明白。”
“小的明白。”
墨文太抬起袖子,擦了擦额头的冷汗。
苏文给的压迫太强了,明明没有任何的杀气和内力,就是单纯的喝茶,都让他觉得心惊肉跳。
“别紧张。”
他轻笑:“要是把事办好,一举将玉京城内隐藏的各方势力和细作铲除。”
“本相保你入都察院,当个御史。”
大周的刑罚权主要集中在三个部门,分别是刑部,大理寺以及都察院。
刑部负责提案,将初步结果呈递给大理寺,大理寺判审之后,交由内阁复审。
内阁批红之后,再递给皇帝,最后发回刑部执行。
都察院在这里面扮演者监督者的角色。
但凡大案,必须三法司同时在场,刑部提案,大理寺审判,都察院监督。
而都察院的御史职责远不止于此,除了监督之外,还要监察官员的所作所为,倘若有官员职责和德行有亏,就由都察院的御史提起弹劾。
只不过在长生帝君重启锦衣卫和督查厂之后,都察院的权利就被分走一大部分。
长生帝君驾崩,新帝登基,苏文独掌朝堂大权,六部都是他的亲信。
唯有都察院的御史中丞这个位置,他没有动,而是由李青柳自行安排。
现如今都察院的御史中丞是原刑部尚书赵泽端。
为雅儿之父,前相叶知秋翻案时,苏文为了节省时间,直接跳过都察院,由兵部和大理寺联合执行。
按理来说,没有三司会审,案子就不能彻底定性。
然事出从简,再加上有李青柳的圣旨,旁人也说不出什么闲话来。
锦衣卫属于典型的位低权高,哪怕是都指挥使,也只有个从三品,都察院的御史最低都是正三品。
而且都察院的职能简单,权利也不大,顶多就是打打嘴炮,有事没事弹劾下官员。
从权利上来说,单单只是御史是不如锦衣卫都指挥使的。
除非是御史中丞,与六部同级。
但墨文台又够不着御史中丞的位置,更何况都察院本就和锦衣卫不对付。
那些个御史岂能容忍一个锦衣卫都指挥使担任都察院老大的位置?
但都察院有一点比锦衣卫好。
那就是轻易不会死人。
从神武年间到现在,锦衣卫都指挥使换了十三人,不是死于党争,就是被刺杀身亡,要不是就是被长生帝君一卷圣旨罢官入狱,最后死得不明不白。
活得最长的就是墨文台。
依旧每日胆战心惊,尤其是在长生帝君卧病在床的那段时间,更是成宿成宿的睡不着。
生怕闭上眼睛就被乱刀砍死。
去都察院当个闲散御史,总比站在锦衣卫这个风口浪尖要强。
“多谢相爷开恩。”
墨文台无暇顾及苏文是如何知道自己心中所想,当即跪下磕头谢恩。
“我等着你的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