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二老爷冷哼一声:“我不像你,小小年纪,心肠如此歹毒!见柔弱妇人挨打也能当看不见!”
宋栀不想和他纠缠了,“各位族老,十二年前,我二叔也是同去的。这妇人的儿子,长得和二叔很像。我一个做晚辈的也不得不奉劝各位一句,人在做天在看!”
宋二老爷并不慌,“亲侄儿,和我面容相似才正常!我和大哥长得像,莫说全安阳,就是整个庐州府也都知道!”
此言不虚。
兄弟俩如出一辙的长方脸,五官都立体深刻,宋父常年在外皮肤更黑,身材也更加魁梧;宋二老爷养尊处优便面皮白净,身子骨也弱些,腰带上方肚子微微凸出来。可以说,若非性格和经历也能刻画人们容貌,两个人只会更像。
少年年岁小,没有长开,又因为皮肤白,打眼一看的确是和宋二老爷更像,但血缘的关系,还真就不能凭此分辨个清清楚楚。
这就是他有恃无恐,胆敢使出狸猫换太子这一招的原因。
只要秦氏自己咬死了,孩子说是谁的就是谁的。又有族人的帮助,逼宋父认下这对母子根本不是难事。
向氏是个聪明的女人,抑或是她对宋二老爷毫无感情,所以能做个局外之人,她很快就想明白了一切。
宋栀派翡翠过来,翡翠只做出一副焦急而热心的姿态,一口咬定秦氏是宋二老爷的外室,红姨娘这个脑仁没有黄豆大的蠢妇,想都不想就冲出了门。
为什么想都不想?
她太了解自己的枕边人了。去年她娘家侄女来家中小住几日,她的贴身丫鬟竟看到二老爷和她侄女勾勾搭搭。
毕竟是自己侄女,红姨娘只是把人送走了,做不出打骂的事来。
向氏本不想趟这浑水,可翡翠代宋栀转达的话,让她动了心。
宋栀说:二婶若想与二叔和离,我愿意助您一臂之力,也会解您后顾之忧。
向氏不解,问的是眼前的翡翠,实际上问的是背后的宋栀:“我有什么后顾之忧。”
翡翠只回了两个字:大哥。
向氏当即心口就是一颤。
这些年来,她对自己的夫君不闻不问,对自己的儿子更是冷淡,她没有想到,一个和她没怎么相处过的夫家侄女,看穿了她的心思。
向氏深深看了眼作壁上观的宋栀。
宋二老爷的计谋高明吗?不,甚至称不上计谋,可人一旦打定主意愿意抛开一切去耍无赖,比什么计谋都有用多了。
宋栀的应对方式又有多高明吗?
向氏仔细想了想,不由得收起了因为宋二爷而对宋家所有人产生的轻视。
十七八岁的姑娘,在父亲可能背着家里在外面养儿子的情况下,迅速冷静并理清一切,因为有了十足的把握才会直接把宋二爷和秦氏母子联系上。
让翡翠过来通风报信的前提,也是对她和红姨娘有十足的了解。
宋二爷愚蠢而露出马脚固然重要,但宋栀只要少看一处向氏似感叹一般摇了摇头,至少此刻她就不会出现在这里。
失去理智的红姨娘作势又要去厮打已经瘫坐在地上的女人,她的夫君厉声呵斥,眼前耳边是糟烂的人和事。
向氏早就厌烦这一切了。
“我有一法子,能看出这孩子到底是谁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