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2章 各有心思
第(1/2)页

第二章 各有心思

宋栀被光怪陆离的梦境侵扰,睡得不实,伸出被褥的手脚猛然抽/动一下,她翻身坐起,双目有些失神,心口惴惴。

眼前红色床帐透着喜意叫她陌生,身上盖着的多子多福红色喜被更是让她有恍如隔世之感。她颤抖着手撩开帷帐,入目是青灰色的地面和黄白色的墙面。

果真是她居住过数年的陈家老宅。

“我还活着”、“回门”,这些字眼不住的在脑中闪现,她真的回到了元朔十一年,出嫁后的第二天。

日光调皮,顺着床帐缝隙跳到脸上,四月的天也还有凉意,宋栀打了个寒战。她不再呆坐,要去床尾摸衣裳。

动作有些大,才组合在一起的骨架似乎又松散了一下。宋栀抿唇,手上穿衣动作不停,心里骂陈易禽/兽不如。新媳妇不好当,秀才娘的儿媳妇更不好当,要不是他闹人,她哪里至于起不来侍奉婆母?

宋栀早把自己不喜早起的习惯忘到了脑后,觉得全是陈易的错。

默默骂了陈易好几句,却在系长裤的腰带时突然停住。她醒来时身上没有黏腻之感,这是陈易在她入睡后又起来了。

在家中有丫鬟伺候之前,陈易好像每次都会这么做。

她又往窗边看去,角落里立着一个半人高的三足面盆架。瓷盆里有水光反射,屋子中间的炭盆上,还坐着一个黄铜壶。

陈易有过怜惜她的时候。

宋栀晃了晃头,冷哼一声,那有怎样呢。

净了面梳了头,宋栀看着镜子里的略显稚嫩的自己,要拿起并蒂海棠金步摇前动作微顿,转而挑了枚桃花粉玉簪斜插在了发髻里。

陈家是庄户人家,世世代代都在上河村务农为生,无论是陈家人还是上河村的村民们,都不在梳妆打扮上多花心思。

不出两刻钟,宋栀便把自己和屋里都收拾妥当了。

迈出东屋门槛,中堂里空无一人,正中央的空地上摆着一张四方的木头矮桌,正门西侧摞着七八个用木板钉成的矮凳。

简朴过头,但也整洁。

西屋的门帘被掀开,有个小姑娘悄悄探出了头。

是陈宛,陈易的小妹,陈家二老的老来女。

陈家人丁兴旺,陈易上面便有两个已经成亲生子的哥哥,下面还有个六岁的小妹。

一家人劲儿往一处使,日子再过得仔细些,长久地积攒下来,也算是略有薄产,五年前更是盖起了三大间宽敞明亮的新房,这样的好日子不说是村里头一份儿,也绝对数得着。

情况急转于去年年末。

陈家二哥的小儿子年满五岁,长着一副聪明相。陈家二嫂不知听了谁的话,动了送儿子读书的心思。

读书费钱,一个庄户人家供不起两个读书人。

随着二儿媳妇慢慢地不再收敛,连带着大儿媳妇也蠢蠢欲动,两个儿子也越发沉默,为了不至兄弟阋墙,陈老汉和陈母王氏商量了三宿,在陈易的一个旬休中,于元朔十年的年底,给几个儿子分了家。

房子自是一个兄弟一间,家中攒下的二十两银子则被分成了五份。

陈家二老和陈家小妹跟着陈易住,银子则是一个兄弟拿四两,老两口一人拿四两。

陈家二嫂不愿意了,二老拿的银钱还不是贴补老三,“房子也是三弟分得大,爹娘也还康健……”

王氏眼睛一瞪,一句“老三还没娶妻,小碗过了年才六岁”便把陈家二嫂给堵了回去。

陈老汉则看着陈家老/二说:“今年县里修河道,你没少出去做工。”

做工做得不少,交到公中的钱却不多。

老/二一家彻底没了话说。

陈家大哥是个老实憨厚的庄稼汉,为着前些日子给二老摆脸色懊悔不已,直打自己嘴巴。

陈老汉叹口气道:“是我一开始没想明白,总想着这个家不能散,才在你们成家后还笼着你们。”

第(1/2)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秩序病:疯癫与文明我们牺牲的,会是自己大师姐只想飞升,被病娇师弟撩疯玉皇大帝转世之长生诀续!闪婚,染上惹火甜妻我有一鼎混沌钟重生后,渣渣前夫怎么不鬼混了被流放道观后,众生求我除妖官场:草根逆袭之路让你争帝位,没让你抢皇嫂高枝难攀她智商200,你说她只是个宝宝?殉葬三年,弃女归来杀穿侯府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重回高考前,我治好了恋爱脑少年特工王替嫁新娘:我老公是顶级大佬我睡觉就能赚钱我是乡镇公务员乘风万里弃妃分娩当晚,疯批权臣哭红眼快穿好男人国家让你去种田,你种玉米加农炮红颜政道杀神下山:绝色女神师姐太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