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峰县的初春,积雪化成了泥水,裹挟着砂石淌过坑洼的街面。
县委大院里静得出奇,梧桐树光秃秃的枝桠切割着灰白的天空。
几天前那场干部作风整顿动员会的寒气,似乎还没散尽,反而沉淀下来,成了压在每个人心头的霜。
“哎,老罗,真……真辞了?”
农业局副局长陈仓捏着张内部明传电报。
电报措辞冰冷。
“县财政局罗志强同志,因个人身体原因及对扶贫资金管理工作存在重大疏漏,引咎辞职”。
“身体原因?屁话!”
旁边宣传部的老秦压低嗓子,眼神里带着恐惧。
“前天晚上我还看他满面红光,在小饭馆喝得跟人拍桌子吹牛呢!今早人就‘病’了?还‘引咎’?他引哪门子咎?”
“还有马红军…”
陈仓的声音干涩。
“交通局那边说,他主动去纪委交代问题了,认下了好几笔工程款上的糊涂账……”
空气里的不安,浓得化不开。
每个人都在交换着心照不宣的眼神。
郑书记那把悬着的刀,砍下来了两颗脑袋。
下一个是谁?
“嗡嗡…”
郑仪办公室的内线电话响起来,打破了沉寂。他拿起听筒,高琳的声音传来,平静得没有一丝波澜:
“郑书记,组织部冷部长到了。”
“让他进来。”
门推开,冷治快步走了进来。这位组织部常务副部长,鼻尖冻得有些发红,镜片后的眼神却异常清醒锐利,带着一丝急于证明什么的迫切。
“郑书记!”
冷治走到办公桌前,微微欠身,手里紧捏着一份不算厚但极工整的材料。
“您要的名单。”
他将材料轻轻放在郑仪面前的桌面上。
郑仪抬眼,没有立刻去翻,只是目光平静地落在冷治脸上:
“说重点。”
冷治深吸一口气,稳住气息:
“郑书记,情况……比预想的复杂一些。王书记提名的青石镇副镇长人选张明生,我们考察组下去实地摸情况,发现一些不太好的反馈。”
“怎么个不好法?”
“这人能力是有的,在青石镇基层干了十几年,对情况很熟,搞农业推广也有一套。”
冷治语速很快,条理清晰。
“但问题在作风上。考察组发现他有个毛病,下去村里谈事,习惯性要求村里安排工作餐,而且……”
冷治顿了一下,似乎在斟酌措辞。
“而且对酒的要求还挺高,普通散酒根本不碰,必须要瓶装‘青峰大曲’才肯喝两口。一次两次还好,但次数多了,下面村里……啧,有意见,但敢怒不敢言。”
“就这点?”
“还不止。”
冷治摇头。
“关键是他对老百姓的态度有问题。考察组在柳林村那边私下走访,有个养鸡的老户,因为征地补偿的事儿想找他问问,他当着众人面就训斥人家‘胡搅蛮缠,耽误时间’,言语很粗鲁,影响很坏。”
郑仪沉默着,手指在桌面上无意识地敲了一下。
笃。
声音不大,却让冷治的心提了起来。
“名单上其他几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