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强推了推眼镜,语气加重:
“特别提醒各位,结业考核不仅仅是个人能力的比拼,更是团队协作的考验。”
“因此,从明天开始,所有学员将随机分成八个小组,每组五人,共同完成后续的各项任务。”
分组?
这显然又是一重考验,随机分配意味着你无法选择队友,可能会被分到与自己政见不合、甚至背景敌对的人。
如何与不同派系的干部共事,甚至领导他们完成任务,这才是王振国真正的考察点。
“今晚7点,在党校礼堂举行开班晚宴,省委有关领导将出席。”
刘志强补充道。
“现在请各位按照签到顺序,到后勤处领取宿舍钥匙和培训材料。”
郑仪领完钥匙和培训资料,拖着行李箱朝宿舍区走去。
宿舍是两人一间,他被分到了310室。
推开房门时,室友已经到了,个三十出头的男子正在整理床铺,听到动静转过身来,脸上挂着得体的微笑。
"你好,我是杨立新,省国资委企业改革处的。"
郑仪目光一闪。
省国资委?
陈平的地盘。
"郑仪,省发改委发展规划处。"
两人简短握手,杨立新的手掌干燥温暖,力度适中,是典型的体制内握手方式。
"久仰郑科长大名。"
杨立新笑道。
听说前段时间发改委的新能源项目论证会上,郑科长表现出色。"
这话听着像是恭维,但在郑仪耳中却别有深意,一国资委的干部,对发改委的内部会议如此了解,显然消息灵通得不正常。
郑仪不动声色地放下行李:
"杨科长过奖了,只是分内之事。"
杨立新主动帮他整理床铺:
"郑科长别客气,这三个月我们就是室友了,互相照应。"
他的语气热络真诚,仿佛两人是无话不谈的老友。
“对了,听说这次特训营的最终考核,会有一些特殊安排,可能涉及跨部门协作项目。”
郑仪铺开被褥的动作微微一顿:
“杨科长消息很灵通。”
杨立新摆摆手:
“哪里,只是平时工作接触面广,多少听说一些。”
他意有所指地看着郑仪。
“比如郑科长所在的省发改委,近期就要和我们国资委有重要合作。”
郑仪转过身,直视杨立新:
“杨科长是在暗示什么?”
“不是暗示,是实情。”
杨立新脸上依旧挂着温和的笑,声音却更加低沉。
“王部长要推动的国企改革,光靠发改委发文件可不够,还得我们国资委配合执行。”
“所以”
杨立新意味深长地说:
“有些事,或许我们可以提前沟通,互相帮助。”
郑仪微微眯起眼睛。
杨立新这一番话,表面上是示好,实则是在试探他是否愿意与本地派合作。
毕竟,国企改革牵动着本地派最核心的利益网。
而身为陈平手下的杨立新,此刻主动抛出橄榄枝,背后必有深意。
郑仪没有立即回应,只是拍了拍铺好的被褥:
“杨科长,晚上开班晚宴前,我想先休息一会儿。”
杨立新识趣地点点头:
“好,那我先出去熟悉下环境。”
待杨立新离开后,郑仪坐在床边,若有所思。
刚入住就遇到”室友”的试探,这个特训营的博弈,比他预想的还要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