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马上困惑就变成了紧张。
不会是心情不好吧?
他们一有这方面的担心,便开始觉得脖子有些痒痒的,那些有事要启奏的大臣全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噤声,生怕待会一句话没说好就倒大霉。
“臣!有事启奏!”
李暄忽然满脸严肃地站了出来。
他立刻就成了群臣视线的焦点。
“我怎么又感觉,李御史要整点幺蛾子出来了?”
“同感啊!李御史每次上谏,都会口出惊人,这次多半也不会例外。”
“诸公以为,李御史这次想上奏的是何事?”
“或许与允炆殿下有关!允炆殿下已被禁足多日,李御史些许是又想提立燕王为太子的事了。”
“… …”
百官议论纷纷的时候。
龙椅之上的朱元璋眉头也皱了起来。
现在他一听见李暄有事起奏就会感到头疼。
“不会是想提储君之事,逼咱立老四为太子吧?”
如此想着,朱元璋警惕地道:“你说。”
李暄看了眼蓝玉,道:
“臣今日要说的事儿,与凉国公有关!”
话音落下。
蓝玉表情立刻变得激动了起来。
“真是不知道李先生会如何在陛下面为我说话!”
齐泰等文官则是皱起了眉头。
“原来要说的是蓝玉的事。”
“蓝玉坚决反对立允炆殿下为储君,如今更是成了李暄的狗腿子,李暄突然提起蓝玉,怕不是担心陛下会为了允炆殿下诛蓝玉,所以想为他美言两句,或者说,干脆劝陛下让蓝玉帮参与进商税,科举改革的事宜当中,从而消减陛下对蓝玉的杀心。”
“李暄一个人已经让我等焦头烂额了,若是再得淮西武勋相助,那我们不如直接上吊算了!总之,绝对不能让李暄得逞!”
“有理!待会不管李暄说什么,我们都一同反对!”
……
此时。
李暄深吸了一口气,掷地有声的说:
“凉国公蓝玉恃从龙之功而逞跋扈之态,挟靖边之勋而纵豺狼之心,故臣伏乞陛下依《大明律》严惩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