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到道观,几个和尚便是一愣。
“这……里间怎的有婴儿啼哭”
“进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于是几人再不犹豫,蜂拥而入,入目所见,那玄清道长,竟正对着一婴儿手足无措。
“道……道长,这是怎么回事,哪来的婴孩”一和尚问道。
“河里捡的!”玄清也不隐瞒,回道。
“捡的阿弥陀佛,这是哪家人家如此狠心,竟将婴儿投河”
“他真的哭个不休,莫不是饿了吧”
“道长,我寺内养有不少骡马,更有产奶之牛,不如将这婴孩交于我等带回寺中抚养”
玄清顿时一顿,怒骂道:“放屁,此娃与贫道有缘,当继我衣钵,你寺内有奶放我这喂不是一样,还不去取来”
“道长所说甚是,小僧等这就去取奶!”这些和尚也不恼,他们也只是好心罢了。
不过这老道既然看上了这孩子,他观中冷清,多个伴也好。
牛奶很快取来,朝婴孩喂下,果然便不再哭泣,这让一众和尚很是高兴。
转眼又是六七年,当初玄清捡回的孩子在金光寺和尚的帮衬下,也长成了半大的小子。
这孩子有玄清子收养,自小教授道法,小小年纪,一身本领倒是不凡。
六七年的时间足够发生很多事,比如金山寺的和尚法明,潜心修炼下,竟成了寺中长老,身份地位猛增。
不过如今的法明心中一直有个梗,那就是旁边道观,玄清子的徒弟江流儿。
因为经常接触的缘故,他发现这孩子竟然佛缘深厚,一些佛家经典,只是偶尔听他们讲述,就能有深刻理解,甚至有时说出的话,连他都佩服不已。
“唉,此子天生就该是我佛门子弟啊!”
他曾不止一次的想着,去找那玄清子说明,要让江流儿入佛门,不要耽搁了其天赋,可始终下不定决心。
那玄清子孤苦伶仃,这么些年来,就这一个弟子,也是废了不少心思的,自有了这娃后,他都再没去过江边坐修。
此时的法明当然不知道,玄清子之所以一直端坐江边,为的就是这个孩子。
又两年,玄清子的徒弟江流儿终于干了一件大事,趁着一次水陆大会,他竟与金山寺众和尚论起佛来。
而且还赢了!
满寺和尚,全都输了,输给了一个小孩,一个道门的小孩。
这可把脸丢到姥姥家了!
与之相反的玄清子,则是高兴的不行,老怀大慰。
这事影响相当大,直接让金山寺闭门谢客数日,商量对策,最后一致觉得,此子就是为佛门而生,当为佛子,他们要抢徒弟!
为此合寺上下,斋戒七日,日日诵读佛经,以求消除心中不安。
不想这一举动,竟直接惹得灵山有感,派出文殊菩萨前来探查。
这一查不要紧,文殊菩萨当场差点就吓得法相不稳:“金蝉子怎么入了道门了?由来只有佛门渡道门之人,包括他自己,哪有听过和尚还俗当道士的?关键金蝉子可是取经关键人物,他入了道门,那取经大业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