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恢弘大气的编曲。
再搭配mv里面犹如皇宫的场景,史诗感的听觉画面,瞬间就起来了。
林思思突然有一股不好的预感。
该不会这是三张王牌吧?
所谓怕什么来什么。
驰宇轩那磅礴的歌声很快便传来。
「这江山我起笔,民族血脉又几万里」
“?”
林思思脸上闪过一个大大的问号。
怎么上来又是民族,又是血脉的?
坏了不会是以龙的传人为核心吧?
衔接下一段后,林思思这才惊醒。
「几世纪六百年里,龙的传人历经风雨」
「这京畿中轴地,一如君子气节不移」
“what?”
林思思突然产生一个很不妙的想法。
这首《天地龙鳞》,难道要以紫禁城那六百年的历史为背景进行创作?
而且mv也是在紫禁城拍摄的。
星河是想用龙鳞这种核心元素去搭建属于中华民族的历史沧桑再到现代复兴的恢弘画卷?
不至于不至于应该没那么夸张。
“再听一下。”
随着律动旋律逐步增强,林思思看到mv里的画面开始变化。
「这龙鳞却曾经,铿锵落地犹如碎冰」
「一片鳞一寸心,故事飘摇我不忍听」
「人守礼心守静,悠扬古琴弹君子心」
「我清醒等回音,盘旋泱泱华夏文明」
大气磅礴且充满自信的歌声递进到这里时。
所有的专业技巧,已经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重要的是这首歌的意境。
整体写意。
情感丰富。
原来“龙鳞”在这里的隐喻,层次感如此鲜明。
先是讲述了民族的命运,以破碎的龙鳞昭示着近代的屈辱与磨难。
后续再将个体的命运,跟伟大的民族历史紧密连接。
再结合“九龙壁”、“中轴地”这些紫禁城的建筑元素符号,象征皇权气节与文明的延续性。
“从哪跌倒就从哪崛起”意境,瞬间拉满了。
林思思的震撼还没持续多久,mv的画面居然再一次停滞下来。
日冕正在快速运转。
历史仿佛飞速倒流。
这种拍摄手法很明显是留着到高潮部分。
难道刚才那段不是高潮吗?
只有一种可能。
这是以两段副歌的拆分形式表现出来。
直到歌声再次传来。
文明的延续,在这一刻得到完美的诠释。
「敬过去我落笔,东方辽阔的黄土地」
「山水里泼墨抹去,只见嶙峋华夏骨气」
「紫禁城神武门,多少沧桑铸造中华魂」
不需要去深度解析。
也不需要去刻意观察歌手的演唱技巧。
有的是最本真的故事背景。
这首歌的意境,已经盖过所有专业技巧了。